[实用新型]PICC导管专用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49004.5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00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刘佳;陈梦雪;王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4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icc 导管 专用 固定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PICC导管专用固定器,至少包括腕带,所述腕带的顶部固定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内部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内部固定有三个位置对应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两端皆固定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一端固定在容纳腔的内壁上,所述固定盒的底壁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腕带的上方开设有与固定孔为配合结构的穿孔,所述固定盒上开设有圆孔,所述固定盒的顶部铰接有盒盖。摒弃了传统纱布捆扎PICC导管所带来的诸多缺陷,本实用新型另辟蹊径的设计了腕带式的PICC导管专用固定器,从而可以精准的固定PICC导管,并且固定盒的设计可以避免穿刺点与外界接触,防止外界物体与PICC导管相接触进而导致PICC导管位移现象的发生,继而加强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具体是PICC导管专用固定器。
背景技术
PICC导管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的导管”。它是一根细细的、柔软的静脉输液导管,通过手臂的肘部或上臂的静脉置入,然后沿着静脉向前走行,最终到达接近心脏的大血管内。
目前,医院并未配备PICC导管专用的固定器,医护人员一般是采用普通纱布捆扎肘部或上臂的位置处,以实现对PICC导管的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具有以下缺陷,一方面,这种固定方式不标准,且固定效果较差;另一方面,捆扎纱布时需要人工打结,纱布往往需要用死结才能起到较好的固定作用,但是在解开纱布时,纱布死结的解开难度较大,十分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PICC导管专用固定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PICC导管专用固定器,至少包括腕带以及固定盒,所述腕带的顶部固定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内部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内部固定有三个位置对应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两端皆固定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一端固定在容纳腔的内壁上,所述固定盒的底壁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腕带的上方开设有与固定孔为配合结构的穿孔,所述固定盒上开设有圆孔,所述固定盒的顶部铰接有盒盖。
所述腕带的两侧皆开设有通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腕带的内表面粘设有橡胶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盒盖的顶部开设有观察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观察孔的内部固定有观察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盒盖与固定盒间设置有卡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摒弃了传统纱布捆扎PICC导管所带来的诸多缺陷,本实用新型另辟蹊径的设计了腕带式的PICC导管专用固定器,从而可以精准的固定PICC导管,并且固定盒的设计可以避免穿刺点与外界接触,防止外界物体与PICC导管相接触进而导致PICC导管位移现象的发生,继而加强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具体而言,首先将腕带套设在患者的肘部或上臂的位置处,接着打开盒盖,使PICC导管依次穿过圆孔以及固定环,并到达固定孔的上方,待完成穿刺工作后,将盒盖关闭,使穿刺位置与外界处于隔离的状态,从而高效的完成了 PICC导管的固定工作。
2)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在盒盖上设置了观察窗,以便于医护人员随时观察穿刺位置的情况,继而加强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PICC导管专用固定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腕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490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化内科灌肠器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修检测用辅助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