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移动的污水应急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49087.8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55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娇;张雷;马保龙;赵雪;周加强;陈强;白博;王唯;孙艳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高速公路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刘阳 |
地址: | 10110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污水 应急 处理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可移动的污水应急处理设备,包括集装箱及位于集装箱内的依次连通的絮凝池、沉淀池、膜池、纳滤系统、纳滤水箱、折点加氯池、清水池和活性炭滤罐,絮凝池之前设置提升设备和加药设备,纳滤水箱和折点加氯池之间设有提升泵一和管道混合器,次氯酸钠加药系统的出口与管道混合器的入口连通,膜池内设有若干陶瓷膜片,纳滤池内设置若干管式纳滤膜;本实用新型污水应急处理工艺,采用可移动的污水应急处理设备进行污水处理。无需现场组装,方便移动,可快速投入使用,出水指标稳定,适用于污水应急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应急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在市政规划和民政救灾规划方面,应急处理设备的战略储备应当作为主要内容之一。以地震为例,每个安置点每天要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如果这些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附近的水体,一方面,会污染饮用水的水源,不利于饮水安全;另一方面,会对当地的水环境造成污染,严重的甚至会引起疾病传播,不利于灾区防疫。以旅游景点为例,其日常污水产生量相对稳定,但是一旦进入黄金周、节假日、旅游旺季等,旅游景点的污水量超出平时污水量的二倍还要多,导致出水严重超标,会污染附近水体。为处理安置点或旅游景点的生活污水,就需要在短时间内建设相应污水应急处理设备。
现有的污水应急处理设备,通常采用传统的活性污泥处理方法或者常规的一级处理方法。以上设备及处理方法存在如下缺点:1、采用活性污泥处理法需要较长的调试时间,无法快速投入使用,因此难以应急;(2)、因活性污泥法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处理效果并不如意,尤其是冬季处理效果更差;(3)、常规的一级处理方法大多针对SS和总磷指标,而针对COD、氨氮和总氮指标几乎不能控制,排入受纳水体仍然不能解决富营养化的问题;(4)设备需现场组装,不方便移动。以上缺点严重限制了污水应急处理设备在紧急情况下的应用。
因此,急需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污水应急处理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水应急处理设备,其无需现场组装,方便移动,可快速投入使用,出水指标稳定,适用于污水应急处理。
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的污水应急处理设备,包括集装箱及位于集装箱内的依次连通的絮凝池、沉淀池、膜池、纳滤系统、纳滤水箱、折点加氯池、清水池和活性炭滤罐,集装箱内还设置有次氯酸钠加药系统、除磷药剂加药系统、助凝剂加药系统;所述絮凝池的入口连接有进水管路,所述除磷药剂加药系统通过除磷剂加药管连入所述絮凝池中,所述助凝剂加药系统通过助凝剂加药管连入所述絮凝池中;膜池中设有若干膜组件,所述膜池的空气入口连接有曝气系统,所述膜池的污水出口和纳滤系统的入口之间设有自吸泵,自吸泵的入口与膜池的污水出口连接,自吸泵的出口与纳滤系统的入口连接;所述纳滤系统中设有若干管式纳滤膜和增压泵,所述纳滤系统与纳滤水箱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纳滤水箱和折点加氯池之间设有提升泵一和管道混合器;次氯酸钠加药系统的出口与管道混合器的入口连通;所述清水池和活性炭滤罐之间设有提升泵二;所述活性炭滤罐的出口连接有排放管路。
本实用新型可移动的污水应急处理设备,其中,所述膜组件采用陶瓷膜片。
本实用新型可移动的污水应急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沉淀池为竖流沉淀池。
本实用新型可移动的污水应急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絮凝池与沉淀池之间通过过水管路连通,过水管路的一端与絮凝池的出口连接,过水管路的另一端与沉淀池的入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移动的污水应急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折点加氯池与清水池之间通过过水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可移动的污水应急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絮凝池内设置有搅拌机,除磷药剂加药系统内、助凝剂加药系统内均设置有搅拌机和加药计量泵。
本实用新型可移动的污水应急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提升泵一内置于纳滤水箱中,提升泵一的入口没入纳滤水箱的水位下,提升泵一的出口通过提升管路一与折点加氯池的入口相连,管道混合器设置在提升管路一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高速公路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高速公路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490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法兰式直线轴承
- 下一篇:一种斯特林发动机用冷却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