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螯螯虾虾苗筛选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49442.1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92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杨霄;杨雷;娄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善水循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90 | 分类号: | A01K61/9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郭堃 |
地址: | 572500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螯螯虾虾苗 筛选 器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螯螯虾虾苗筛选器具,由以下部件组成:主体,由两块互相平行的第一、第二木制板件围绕而成;所述第一木制板件的内侧设有孔洞并与所述第二木制板件呈垂直连接,所述第一木制板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木制板件的长度的1.5‑3倍,所述第一木制板件和第二木制板件的表面光滑,其高度为8‑12cm;固定件,横跨于属于所述主体的两块所述第二木制板件之间,其两端分别紧固在两块所述第二木制板件的中间部位,所述紧固件的下方为一排等距设置的卡槽;筛选件,由多根两端可拆卸固定在孔洞内且中间固定在卡槽内的金属圆管组成,每根所述金属圆管的表面光滑。本实用新型可提高虾苗筛选的规范程度和降低养殖成本及工作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虾的筛选器具,尤其是一种红螯螯虾虾苗筛选器具。
背景技术
红螯螯虾(拉丁名:Cherax quadricarinatus)又名澳洲淡水龙虾,原产澳大利亚,外形酷似海中龙虾,是世界最名贵的淡水经济虾种之一。红螯螯虾为杂食性动物。在天然条件下,主要援食有机碎屑,着生藻类,丝状藻类,水生植物的根、叶及碎片。特别喜食汁多肥嫩的绿色植物,如水浮莲、水葫芦、马来眼子菜、青萍、面条草。动物性食物喜食水丝蚓、蚯蚓、水生昆虫的卵、蛹、螺、蚌、鱼肉等。红螯螯虾在河流、水库、池塘都能生活,白天潜伏在水体中可隐蔽的地方;傍晚和黎明前出来觅食,喜夜晚活动,营底栖爬行生法。常在砖、瓦、砾石的间隙中爬行或潜伏在池塘的天然洞穴中及人工洞穴中,在较软的池底中有掘穴能力。有时亦沿池壁上爬或攀伏于水生植物的根和密叶中。中国于1992年由湖北水产研究所引进,并首先在广东和湖北两省试养成功。1993年4月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开始引种试养成功。 1994年后又逐步推广到江苏、湖南、北京等地。现在全国不少地方都有人工养殖红螯螯虾的基地。
育苗时,选择的培育池一般为50~300平方米的水泥池,蓄水深 1m。同时在池底部和水面放置隐蔽物,占池底和水面的1/4~1/3,以增加虾苗有效栖息面积。在幼体培育的最初四周内,培育池放养密度不超过1000尾/平方米为宜,适当稀养与及时分养有利于提高成活率,一般培育成活率可达50%~70%。当幼体长到3cm,体重1克左右时,即可放入池塘养殖成虾,为保证成活率,也可有虾苗池内继续稀养,使虾苗达2克以上,再投入成虾池。根据不同的养殖条件和规格筛选红螯螯虾的虾苗是养殖红螯螯虾的重要环节。不同规格大小的虾苗需要在养殖场内被筛选出来。提高虾苗筛选的效率有助于提高红螯螯虾到的养殖效率和存活率,并降低养殖成本。
但申请人在实现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人工筛选的劳动强度大,存在筛选不规范的问题;
选择精密程度大的机器则会导致养殖成本提高;
总体来讲,如果为了确保红螯螯虾的筛选准确度,则需要增加筛选的时间成本或经济成本;如果为了压缩成本,则需要部分牺牲掉筛选的规范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红螯螯虾虾苗筛选器具,该筛选工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虾苗筛选不够规范和筛选工作强度大及成本高的问题,达到了提高虾苗筛选的规范程度和降低养殖成本及工作强度的技术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红螯螯虾虾苗筛选器具,由以下部件组成:
主体,由两块互相平行的第一木制板件和两块互相平行的第二木制板件围绕而成;所述第一木制板件的内侧设有孔洞,所述孔洞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木制板件的厚度;所述第一木制板件与所述第二木制板件呈垂直连接,所述第一木制板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木制板件的长度的1.5-3倍,所述第一木制板件和第二木制板件的表面光滑,其高度为8-12cm;
固定件,横跨于属于所述主体的两块所述第二木制板件之间,其形状为长方体;所述固定件的两端分别紧固在两块所述第二木制板件的中间部位,所述固定件的下方为一排等距设置的卡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善水循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海南善水循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494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纤维水泥平板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耐磨损除尘布袋笼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