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倒旋的消解罐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21449586.7 申请日: 2020-07-21
公开(公告)号: CN212568193U 公开(公告)日: 2021-02-19
发明(设计)人: 薛丁帅;张丹萍;刘艳红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主分类号: G01N1/44 分类号: G01N1/44
代理公司: 北京中知星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68 代理人: 艾变开
地址: 100029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倒旋 消解
【说明书】: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倒旋的消解罐,包括外壳和内胆,其中外壳为喷涂特氟龙防腐涂层的不锈钢外壳,内胆为特氟龙内胆,所述外壳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内胆盖体槽和内胆槽,所述内胆放置在内胆槽内,内胆和内胆槽均为圆柱形,所述内胆的顶端外侧表面螺纹连接有多边形的内胆盖体,所述内胆盖体放置在内胆盖体槽内。本防倒旋的消解罐,在将外壳盖体螺纹连接到外壳的外壳螺纹口上后,紧固螺孔Ⅰ和紧固螺孔Ⅱ对准,蝴蝶螺栓依次拧入到紧固螺孔Ⅱ和紧固螺孔Ⅰ内,即可固定好外壳盖体,使其在加热时不会发生松动和倒旋,从而防止内胆内的酸发生泄漏,保证了消解体系的压力稳定和溶解效率一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难溶矿物消解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倒旋的消解罐。

背景技术

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稀土元素是一组化学性质近似且相当难分离的元素族,常紧密共生且不易受风华作用、热液蚀变作用、甚至某些变质作用的干扰,一经记录于地质体中即容易被保存下来,具有重要地质作用意义的地球化学“指示剂”。不同的稀土元素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不同,特别是质量上的不同在地球重力场作用下导致稀土元素的分异,可进一步追踪和探讨各种地质体(地幔,地壳,岩石,矿床,矿物)的形成和发展。因此稀土元素在各种地质体内的丰度和分配,已成为研究这些地质体形成和演化的极其有用的工具。

铂族元素中的铱(Ir)、钌(Ru)、铑(Rh)、铂(Pt)、钯(Pd)和金(Au),这些元素在各类地质体中铂族元素分配模式有一定规律性,地质子体常继承其母体的部分特征;该类元素分别处于第五和第六周期,沿化学周期表自左向右,由下而上氧化态,熔点,沸点逐渐降低,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又致使其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异,造成不同地质体中其分配模式各有特征。

上述这些元素的分析,目前都依赖于传统的湿法分析。湿法分析,主要流程为:首先采用王水或者硝酸,再加氢氟酸等强酸介质,将地质样品(粉末样品),在加热状态下将固体粉末溶解为液体,然后再采用ICP-Ms进行定量分析。

为保证难溶矿物的消解,目前消解主要采用溶样罐进行高温高压消解。溶样罐主要包括不锈钢外套(涂特氟龙涂层)和聚四氟乙烯内胆。溶样罐也即消解罐,传统的消解罐,大部分存在以下问题:

1、在进行高温高压消解的时候,不锈钢外盖容易松动,即拧紧的不锈钢外套在加热时,由于内胆承受了高温高压,容易膨胀,导致不锈钢外盖松动,倒旋。以分析稀土和微量元素为例,样品和酸加入内胆之后,需要再装入不锈钢外套中,在烘箱中,200摄氏度下,消解7昼夜。消解结束,从烘箱中取出消解罐,大部分消解罐的不锈钢盖已经松动。松动的结果是,内胆中的酸发生泄漏,腐蚀烘箱(烘箱主要材质为钢铁),并且容易使样品受到污染。同时,不锈钢盖松动导致消解体系的压力下降,可能使部分难溶矿物的溶解效率下降,甚至溶解不完全。

2、内胆采用压缩密封结构。为了防止泄漏,必须压紧,这导致消解之后,部分内胆非常难打开(升温之后,再降温冷却,内胆中压力是负压),给工作人员带来了困难,在用力打开内胆的时候,内胆中用于消解的王水和氢氟酸等都是强腐蚀性酸,容易洒出,造成样品溶液丢失,不能用于分析,导致浪费,同时内胆中的酸性腐蚀性物质一旦沾染到工作人员身上,将会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使用安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防倒旋的消解罐,通过蝴蝶螺栓固定好外壳盖体,使其在加热时不会发生松动和倒旋,从而防止内胆内的酸发生泄漏,保证了消解体系的压力稳定和溶解效率;采用多边形的内胆盖体可以使其很容易与内胆分离,使用方便,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倒旋的消解罐,包括外壳和内胆,其中外壳为喷涂特氟龙防腐涂层的不锈钢外壳,内胆为特氟龙内胆,所述外壳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内胆盖体槽和内胆槽,所述内胆放置在内胆槽内,内胆和内胆槽均为圆柱形,所述内胆的顶端外侧表面螺纹连接有多边形的内胆盖体,所述内胆盖体放置在内胆盖体槽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495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