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轴承套圈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51610.0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28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潘康华;潘坚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康利达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58 | 分类号: | F16C33/58;F16C33/66;F16C33/62 |
代理公司: | 绍兴共创众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64 | 代理人: | 苗浩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轴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轴承套圈,包括套圈本体,套圈本体的内周壁上开设有沟道,套圈本体顶部开设有注油孔,注油孔内部设置有挡油组件,挡油组件包括固定在注油孔内部的套环及转动连接在套环内部的挡片,挡片的两侧均设置有凸块,凸块呈球形,套环的两侧内周壁上均开设有用于凸块卡入的凹孔,凹孔呈半球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强度高且承载能力强,由于在注油孔内部设置有挡油组件,则能在注油完毕后封闭注油孔,使得轴承内部的润滑油无法通过注油孔被甩出,从而大大减少了润滑油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轴承套圈。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的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轴承包括轴承套圈,轴承套圈是具有一个或几个滚道的向心滚动轴承的环形零件,为了降低轴承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发热,因此在轴承使用前需要在轴承套圈内注入润滑油进行润滑。
公告号为CN206257164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深沟球轴承套圈,包括套圈本体,所述套圈本体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开有注油孔,所述套圈本体的圆周内腔开有一体成型的沟道,所述沟侧部的内腔横向设有密封槽,所述套圈本体的四角处均设有沟边倒角部。该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注油孔来添加润滑油,有效地减小了轴承的摩擦系数,保证其运行顺畅,但由于注油孔为裸露设置,则在轴承高速转动时,润滑油容易通过注油孔被甩出,从而会造成润滑油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能够避免润滑油浪费的高强度轴承套圈。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高强度轴承套圈,包括套圈本体,所述套圈本体的内周壁上开设有沟道,所述套圈本体顶部开设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内部设置有挡油组件,所述挡油组件包括固定在注油孔内部的套环及转动连接在套环内部的挡片,所述挡片的两侧均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呈球形,所述套环的两侧内周壁上均开设有用于凸块卡入的凹孔,所述凹孔呈半球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注油孔内部设置有挡油组件,且挡油组件包括固定在注油孔内部的套环及转动连接在套环内部的挡片,则在需要向轴承内部注油时,可使用顶针向下顶压挡片的任意一侧,使得凸块随之从凹孔内部滑出,则挡片会以其与注油孔的连接处为中心发生偏转,从而将注油孔打开,使得润滑油可以轻松注入,保证对轴承的润滑效果,而在注油完毕后,可使用顶针拨动挡片复位,使得凸块卡入凹孔内部,通过凹孔对凸块的限位,即可使得挡片复位并实现对注油孔的封闭,则由于注油孔被封闭,则轴承内部的润滑油无法通过注油孔被甩出,从而大大减少了润滑油的浪费,其中,由于凸块呈球形且凹孔呈半球形,从而使得凸块卡入或滑出凹孔内部的操作变得轻松顺畅,从而有效保证了挡油组件的使用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挡片的两侧均开设有用于凸块滑动的活动腔,所述活动腔内部设置有用于推动凸块伸出活动腔外部的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挡片的两侧均开设有用于凸块滑动的活动腔,且在活动腔内部设置有用于推动凸块伸出活动腔外部的弹性件,则在注油完毕后,在通过顶针拨动挡片复位时,随着挡片重新卡入套环内部,则凸块会随之受到套环内周壁的挤压而缩入活动腔内部,从而会对弹性件产生挤压,使得弹性件随之发生压缩形变,从而方便挡片的继续卡入,则当挡片完全卡入套环内部后,凸块正好滑动至凹孔位置,则此时弹性件摆脱压力束缚会伸展并恢复原形,从而能自动将凸块推入凹孔内部,操作更为便捷简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在活动腔底部,另一端与凸块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弹性件为弹簧,且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在活动腔底部,另一端与凸块相连,从而有效保证了弹性件的强度、韧性及弹性形变能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套环的两端内周壁上均开设有轴孔,所述挡片的两端均设置有转动连接在轴孔内部的转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康利达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康利达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516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组合支架
- 下一篇:一种隔热抗紫外线的汽车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