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长冲程抽油机井下动态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52462.4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76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吕学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学民 |
主分类号: | E21B33/12 | 分类号: | E21B33/12;E21B43/00;E21B33/04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恒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2 | 代理人: | 鞠传龙 |
地址: | 135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长 冲程 抽油机 井下 动态 密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长冲程抽油机井下动态密封装置,包括有内工作筒、外工作筒和油管四通,其中外工作筒套设在内工作筒上,外工作筒的内壁与内工作筒的外壁之间形成有环形通道,油管四通套设在内工作筒和外工作筒的顶部,内工作筒和外工作筒之间的环形通道与油管四通侧面的输液通道相连通,内工作筒的内腔内设置有第一柱塞,第一柱塞的顶部连接有钢丝绳,钢丝绳穿过油管四通中心通道中的内工作筒后与地面的卷扬装置相连接。有益效果:减速机的输出扭矩降低了27%。安全系数能够达到4.26。每米成本只有现有设备中钢丝绳做为抽油杆的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长冲程抽油机井下动态密封装置应用于12型以上超长冲程抽油机开发深井和中深井成为可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下动态密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超长冲程抽油机井下动态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油田开发生产中,有杆泵机械采油占油田总井数的98%以上,凡是有杆泵机械采油方式连接地面机械采油设备和井下抽油杆的都是通过抽油光杆或柔性抽油光杆,目前无论何种抽油光杆都是通过采油井口光杆密封器来保证井口的密封。尤其是钢丝绳柔性抽油杆日趋成熟,为超长冲程(≥15m)采油工艺技术奠定了基础,目前在油田矿场得到推广应用的专利号为CN201230127009.0和201420750926.8所涉及到的超长冲程抽油机使用的是同一结构类型的柔性钢丝绳抽油光杆,该抽油光杆均采用的是一种单根、单股钢丝,编织时均采用复合材料完全填满钢丝绳内部缝隙,并采取特殊工艺在钢丝绳主体外层整体包覆耐磨复合材料的钢丝绳抽油杆,最大外径30mm。其特点是钢丝绳内部结构紧密,外部光滑,可采取井口密封。由于30mm钢丝绳抽油杆的破断拉力低只有200KN(同等直径石油压实股钢丝绳达到776KN),所以带来的问题:一是超冲程抽油机的机型只能达到8型抽油机,严重制约了超长冲程采油技术的发展;二是安全使用系数低,8型抽油机的安全系数只有2.5,远低于钢丝绳安全使用系数4—5倍的要求;三是30mm钢丝绳抽油杆每米价格在72元,上述两个专利中产品单井使用长度达100米,现场应用结果证明保证井口密封的钢丝绳抽油杆使用寿命只有一年的时间,密封盘根使用寿命2个月,大大增加采油生产成本和现场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钢丝绳做为抽油光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破断拉力低、安全风险高、井口密封使用寿命短,从而制约超长冲程采油技术规模化推广应用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超长冲程抽油机井下动态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长冲程抽油机井下动态密封装置包括有内工作筒、外工作筒和油管四通,其中外工作筒套设在内工作筒上,外工作筒的内壁与内工作筒的外壁之间形成有环形通道,油管四通套设在内工作筒和外工作筒的顶部,内工作筒和外工作筒之间的环形通道与油管四通侧面的输液通道相连通,内工作筒的内腔内设置有第一柱塞,第一柱塞的顶部连接有钢丝绳,钢丝绳穿过油管四通中心通道中的内工作筒后与地面的卷扬装置相连接。
外工作筒的上部在油管四通的下部设置有套管四通,套管四通顶端的上法兰与油管四通底部的下法兰进行固定连接。
油管四通内设置有油管挂,油管挂的侧面开设有出液口,油管挂侧面的出液口与油管四通侧边的输液通道相连通,油管挂的上下端头进行密封,内工作筒的上端连接有悬挂接头,悬挂接头上的下法兰与油管四通的上法兰固定连接,悬挂接头内设置有悬挂器,悬挂器与油管挂同心密封悬挂,悬挂接头顶端的上法兰上连接有防喷闸门,防喷闸门的上部装配有防静电盒,通过油管四通中心通道的钢丝绳依次穿过油管挂、悬挂器、防喷闸门和防静电盒后与地面的卷扬装置相连接。
外工作筒的底端设置有定位导流器,定位导流器是由外管和内管组成,外管套设在内管上,外管的外径与外工作筒的外径相应,内管的外径与内工作筒的外径相应,外管的内壁与内管的外壁之间形成的通道与外工作筒和内工作筒之间的环形通道相连通,内工作筒与定位导流器的中心通道相连通,定位导流器的下部依次连接有油管和抽油泵筒,抽油泵筒的底部装配有固定凡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学民,未经吕学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524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无卤低烟阻燃电力电缆
- 下一篇:一种卡爪式打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