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相向转动抛光钛辊的生箔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54672.7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96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郭小高;胡增开;何立兴;何雄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清景铜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33 | 分类号: | B24B27/033;B24B41/04;B24B47/12;C25D1/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徐东峰 |
地址: | 3642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向 转动 抛光 生箔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相向转动抛光钛辊的生箔机,包括阳极槽,阳极槽上设置有阴极钛辊,所述钛辊由外部电机带动转动,钛辊一侧设置有与其侧壁相接触的抛光刷辊,所述抛光刷辊通过传动装置与钛辊传动连接跟随其转动,且抛光刷辊与钛辊相向转动。通过控制抛光刷辊实时与钛辊相向向下转动,保证了抛光刷辊能够实时对钛辊表面进行刷动的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刷动过程中产生的碳化硅、氧化铝等杂物会脱落并长时间残留于抛光辊与钛辊的缝隙中无法自动清除,严重影响钛辊的局部导电性导致其表面局部发热,残留物甚至会划伤钛辊表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铜箔生产领域,具体是一种相向转动抛光钛辊的生箔机。
背景技术
电解铜箔生产的主要设备是阴极辊,由于其工作电流高达 20-40KA,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因使用环境恶劣,由于酸蚀、高温、氧化等导致阴极辊面产生一些氧化层及一些细微的不平整,导电性能下降,辊面局部发热,表面电流不均匀,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辊面的不平整及氧化层等问题逐步恶化,铜箔出现花斑、色差、撕边等现象,严重影响铜箔品质。这就需要停机并将阴极辊取出,送至磨床加以表面处理,既影响生产产量,又缩短了阴极辊的使用寿命。故而减少停机复磨次数延长阴极辊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产品产量,成为各大企业突破的重点、难点。现有的改进式抛光大多采用在钛辊转动过程中对其进行实时抛光,利用抛光辊对其表面进行刷动解决其表面氧化问题,但现有的抛光辊与钛辊均采用相背转动或同方向(同时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进行抛光配合(如图1),能够对钛辊表面进行有效的实时抛光,但过程中所产生的碳化硅、氧化铝等杂物会脱落并长时间残留于抛光辊与钛辊的缝隙中无法自动清除,严重影响钛辊的局部导电性导致其表面局部发热,残留物甚至会划伤钛辊表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相向转动抛光钛辊的生箔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相向转动抛光钛辊的生箔机,包括阳极槽,阳极槽上设置有阴极钛辊,所述钛辊由外部电机带动转动,钛辊一侧设置有与其侧壁相接触的抛光刷辊,所述抛光刷辊通过传动装置与钛辊传动连接跟随其转动,且抛光刷辊与钛辊相向转动。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与抛光刷辊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和与钛辊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齿轮,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跟随钛辊转动,带动第一齿轮与其相向转动以控制抛光刷辊与钛辊相向转动。
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优选的,所述阳极槽一侧对应抛光刷辊设置有一对耳板,抛光刷辊两端通过轴承分别与两个耳板转动连接,从而完成抛光刷辊相对阳极槽的转动安装。
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齿数比为1:50-60。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的,所述钛辊侧壁与抛光刷辊侧壁刷毛部分抵触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抛光刷辊实时与钛辊相向向下转动,保证了抛光刷辊能够实时对钛辊表面进行刷动的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刷动过程中产生的碳化硅、氧化铝等杂物会脱落并长时间残留于抛光辊与钛辊的缝隙中无法自动清除,严重影响钛辊的局部导电性导致其表面局部发热,残留物甚至会划伤钛辊表面的问题。抛光刷辊实时与钛辊相向向下转动,产生的残留物在抛光刷辊与钛辊向下的作用力下,会向下移动脱离抛光刷辊与钛辊的表面解决了相背转动或同方向转动的残留物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传动装置从而使得抛光刷辊能够跟随钛辊转动,而不需要额外动力控制,更加节能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将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齿数比设置为 1:50-60,将抛光刷辊的转速控制为钛辊转速的50-60倍,在保证转速足够抛光清理钛辊表面氧化层的同时,又不会由于转速过快导致钛辊的快速磨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清景铜箔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清景铜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546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抗压强度和延性的FRP筋
- 下一篇:一种防坠调漆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