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术中曲度调节撑开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55158.5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6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洪瑛;杨毅;刘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度 调节 撑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术中曲度调节撑开器,包括第一撑开组件、第二撑开组件以及设置在第一撑开组件和第二撑开组件之间的曲度调节组件;曲度调节组件包括分别与第一撑开组件和第二撑开组件配合连接的撑开臂以及设置在两个撑开臂之间且与撑开臂转动配合的转盘,转盘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撑开臂转动角度的固定轴;其结构可靠,使用性能好,调节方便可靠,通过第一撑开组件和第二撑开组件配合实现对椎体水平方向上的撑开调节,通过第一撑开组件和第二撑开组件以及曲度调节组件的配合,有效的实现了对椎体的曲度撑开调节,调节效果好,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撑开器不能实现曲度撑开调节的弊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术中曲度调节撑开器。
背景技术
颈椎撑开器是手术中常用的一种器械,其在于骨科矫正手术时,起到撑开颈椎椎体的作用。然而现有的颈椎撑开器主要是采用齿条及位置调节单元连接结构进行椎体的撑开调节,但是这种颈椎撑开器只能进行水平直线方向的撑开调节,并不能实现对椎体的曲度调节,当需要调节曲度时通常通过护士在在手术进行当中从铺巾下面去垫圆枕来调节,该种调节方式存在污染患者手术区域增加患者感染风险的不足,且调节角度精确性差,操作不便,使用性能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术中曲度调节撑开器,以解决现有颈椎撑开器使用性能差、不能实现曲度调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术中曲度调节撑开器,包括第一撑开组件、第二撑开组件以及设置在第一撑开组件和第二撑开组件之间的曲度调节组件;
曲度调节组件包括分别与第一撑开组件和第二撑开组件配合连接的撑开臂以及设置在两个撑开臂之间且与撑开臂转动配合的转盘,转盘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撑开臂转动角度的固定轴。
进一步,第一撑开组件和第二撑开组件均包括撑开钉、配合连接在撑开钉外围的固定套筒以及设置在固定套筒端部且与固定套筒连接为一体式结构的滑动套,滑动套滑动配合在所述撑开臂的外围。
进一步,撑开臂上配合连接有限位环,且限位环分别位于滑动套的两端。
进一步,撑开臂外壁设置有外螺纹,限位环的内壁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进一步,撑开钉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
进一步,撑开钉的顶端设置有螺头,固定套筒的底端设置有与螺头相匹配的螺孔。
进一步,转盘表面设置呈环形结构的刻度。
进一步,转盘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术中曲度调节撑开器,其结构可靠,改变传统的调节方式,调节方便可靠,更加安全,避免术中污染、患者感染风险,使用性能好,通过第一撑开组件和第二撑开组件以及曲度调节组件的配合,有效的在术中实现快速的椎间隙成可调角度的撑开,从而实现术中调节手术节段的曲度,改善现有手术中难以术中调节患者曲度的问题,改善患者术后颈椎曲度有利于缓解患者颈部疼痛,减少对脊髓神经牵拉、压迫从而缓解患者神经症状,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同时通通过转盘及其刻度线设置,可根据手术需要,有效的确定曲度撑开调节的角度,调节精确,有效的提高手术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曲度调节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撑开组件或第二撑开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撑开钉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4中所示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第一撑开组件,2-第二撑开组件,3-曲度调节组件,4-撑开臂,5-转盘,6-固定轴,7-撑开钉,8-固定套筒,9-滑动套,10-限位环,11-螺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551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中医针灸用温针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芯片设计中短距离转移芯片用的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