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超长冲程采油生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55272.8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49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吕学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学民 |
主分类号: | E21B43/12 | 分类号: | E21B43/12;E21B33/12;F04B47/02;F04B49/06;E21B33/04;F16M11/42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恒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2 | 代理人: | 鞠传龙 |
地址: | 135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超长 冲程 采油 生产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超长冲程采油生产系统,包括有抽油装置和超长冲程抽油泵,其中抽油装置与超长冲程抽油泵通过钢丝绳相连接,抽油装置与超长冲程抽油泵之间的钢丝绳上设置有动态密封装置,抽油装置连接有控制系统,抽油装置由控制系统控制工作。抽油装置包括有架体、移动底座、电机、传动机构和滚筒,其中移动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架体顶端的承台上设置有滑轨,移动底座通过底部的滚轮被装配在滑轨上,有益效果:解决了深井、中深井应用现有杆泵机械采油冲程损失大、效率低的问题,传动环节少可靠耐用,维修容易。改变了传统的采油生产管理模式;符合安全使用规范。延长了油井检泵周期,降低了油井生产运行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油生产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超长冲程采油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陆上油田的油井98%为机械采油,有杆泵采油已成为油田主要人工举升开采方式。十几年来人工举升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耗能高、投资大、杆管偏磨、地面管理难度大等系列问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油田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油层埋藏深、低渗、难采储量陆续被发现并且投入开发利用。油层埋藏深井深达到3000米以上,随着水平井、大斜度井及丛式井数量不断增加,杆管磨损等问题更加严峻,造成修井作业增加。采用常规机械采油人工举升设备举升效率低能耗高,导致吨油成本升高。
能够满足3000米以上井深和中深井的有杆泵机械采油生产装备新的技术需求即:结构简单,可靠耐用,操作简便,维护容易,调参方便,能源消耗低,材料消耗低,智能控制、电子巡护、远程监控、智能管理、超长冲程10米、低冲次、大排量、动载小。
有杆泵人工举升现有装备存在的问题是:游梁式抽油机最大冲程5.5米,当油井泵挂深度达到3000米时,油井冲程损失接近2米,抽油泵的有效冲程也只有3.5米。塔架式无游梁式抽油机冲程长度取决于塔架的高度,目前最大冲程也只有10米,同样3000米的泵挂深度抽油泵的有效冲程也只有8米。在油田矿场得到推广应用的专利号为CN201230127009.0和201420750926.8所涉及到的冲程能够达到50米的超长冲程抽油机,存在问题一是没有减少抽油机占地面积,与游梁式抽油机基本相同,与游梁式抽油机同等机型单机重量没有明显降低;二是受柔性钢丝绳抽油光杆破断拉力的限制抽油机机型目前只能做到八型抽油机,目前现场应用中采取的技术对策是增加柔性钢丝绳抽油光杆直径,目前已经由30mm增加到32mm,由此导致滚筒直径和减速机输出扭矩增加和装机功率的增加,势必增加抽油机生产制造成本;三是由于使用的柔性钢丝绳抽油光杆最大破断拉力只有200KN安全系数低,8型抽油机安全使用系数2.5而10型抽油机也只有2,完全不符合起重钢丝绳的安全系数使用规定中的用于固定起重设备为3.5的要求;四是钢丝绳抽油杆通过井口滑轮和井口盘根实现对中,钢丝绳抽油杆在井口滑轮的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的双重作用下,钢丝绳抽油光杆使用寿命一年,平均每口井100米×78元/米=7800元,增加了采油生产成本,所以目前现有杆泵机械采油人工举升技术,严重制约了深井、中深井和大井丛的油田开发生产。
专利号201410726196.2所涉及到的超长冲程抽油泵,由于采取的是常规管式泵的工作原理,即长泵筒短柱塞,当泵筒长度达到几十米长度,而柱塞只有1.2米,柱塞和泵筒之间一级泵配合间隙只有0.03mm至0.07mm在长达30m或50m的行程中极易发生油井卡泵故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满足3000米以上井深和中深井的采油生产装备新的技术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超长冲程采油设备中使用柔性钢丝绳做为抽油光杆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的超长冲程抽油泵易发生卡泵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智能超长冲程采油生产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学民,未经吕学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552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