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除雾护目镜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55455.X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92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露芳;白子文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9/02 | 分类号: | A61F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李百玲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目镜 | ||
一种除雾护目镜,包括镜片、镜框和用于佩戴的弹力带,所述护目镜还包括除雾装置,除雾装置安装在镜片内侧的上部,包括两条除雾擦片、两根转轴、塑料体、两根弹簧、两根连接杆、两根支撑杆和按钮,两条除雾擦片左右对称布置并且与镜片内侧贴合,同时,两条除雾擦片的相对的两端分别通过两根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塑料体上,塑料体安装在镜片内侧中轴线上,两根连接杆的前端分别与两条除雾擦片连接,两根支撑杆的下端分别与两根连接杆的后端连接,两根支撑杆的上端穿过镜框的上侧与按钮连接,每根连接杆的前部与塑料体之间均通过一根弹簧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雾护目镜,避免医务人员途中为了擦除护目镜上的水汽而摘下护目镜,而产生传染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雾护目镜。
背景技术
由于医用护目镜密闭性较好,长期穿戴护目镜会造成护目镜内水汽聚集,影响医护人员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目前尤其是疫情紧要关头医护人员长期佩戴护目镜长时间工作时由于密闭性会使得镜片上产生水汽聚集,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雾护目镜,避免医务人员途中为了擦除护目镜上的水汽而摘下护目镜,而产生传染隐患。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除雾护目镜,包括镜片、镜框和用于佩戴的弹力带,所述镜片设置在镜框的正前方处,弹力带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卡扣与镜框的左右两侧连接,可以通过拉伸穿过卡扣的弹力带调整弹力带的松紧,所述护目镜还包括除雾装置,所述除雾装置安装在镜片内侧的上部,包括两条除雾擦片、两根转轴、塑料体、两根弹簧、两根连接杆、两根支撑杆和按钮,两条除雾擦片左右对称布置并且与镜片内侧贴合,同时,两条除雾擦片的相对的两端分别通过两根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塑料体上,塑料体安装在镜片内侧中轴线上,两根连接杆的前端分别与两条除雾擦片连接,两根支撑杆的下端分别与两根连接杆的后端连接,两根支撑杆的上端穿过镜框的上侧与按钮连接,两根支撑杆与镜框之间间隙配合,每根连接杆的前部与塑料体之间均通过一根弹簧连接。
进一步,所述除雾擦片由A级胶条与不锈钢片组成,不锈钢片设置在A级胶条的末端。
再进一步,所述镜框上设有与眼部位置对应贴合的一体成型呈整圈状的橡胶软式保护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可以清除护目镜上水雾,提高医务工作效率并且避免摘下除雾,提高隔离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除雾装置与镜片的装配图。
图5是除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图5,一种除雾护目镜,包括镜片3、镜框10和用于佩戴的弹力带1,所述镜片3设置在镜框10的正前方处,弹力带1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卡扣2与镜框10的左右两侧连接,所述护目镜还包括除雾装置,所述除雾装置安装在镜片3内侧的上部,包括两条除雾擦片、两根转轴8、塑料体13、两根弹簧9、两根连接杆12、两根支撑杆11和按钮5,两条除雾擦片左右对称布置并且与镜片3内侧贴合,同时,两条除雾擦片的相对的两端分别通过两根转轴8可转动的安装在塑料体13上,塑料体13安装在镜片3内侧中轴线上,两根连接杆12的前端分别与两条除雾擦片连接,两根支撑杆11的下端分别与两根连接杆12的后端连接,两根支撑杆11的上端穿过镜框10的上侧与按钮5连接,两根支撑杆11与镜框10之间间隙配合,每根连接杆12的前部与塑料体13之间均通过一根弹簧9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554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式地膜覆盖机
- 下一篇:一种电力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