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校园广播打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62361.5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95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波;杨笔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H20/61 | 分类号: | H04H20/61;H04H20/71;H04H20/88;H04H20/95;H04L29/08;H04W5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8 | 代理人: | 王红霞 |
地址: | 610225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校园 广播 打铃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校园广播打铃系统,包括主控机、传输设备、接收终端;其中,所述主控机设置于校园广播室,包括外接音频模块、MP3模块与信息发布服务器;所述传输设备包括发射机与天线,所述发射机的输入端与所述主控机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天线的输入端与所述发射机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发射机内包括第一MCU处理器、GPS模块、FM立体声RDS数据编码器,以所述MCU处理器为核心,分别与所述GPS模块、信息发布服务器、FM立体声RDS数据编码器相连;所述接收终端包括接收机、音频处理器,所述接收机的输入端与所述天线的输出端无线通信相连,所述接收机的输出端所述音频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本系统能实现广播系统的数字化显示与精确打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校园广播打铃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今有很多大专院校、中学甚至小学,已经大量采用校园FM广播方式播放英语节目或音乐等,同时,各类学校都有作息时间表钟控打铃系统,其时钟模式通常采用离线式或者网络时钟基准控制,这两套系统彼此独立,功能单一,离线式时钟基准存在累积误差,需要人工校对,而网络授时系统中如果出现网络故障、服务器电脑故障也会授时异常,将会严重影响整个学校的教学秩序;近年来,为提高教学时效性和标准化考场的建设需要,都要求教室有实时时钟显示装置,同时,也可以通过屏幕播放一些班级通知等服务信息,现有的广播系统单一音频播放难满足要求;
现有的解决方法为将校园FM广播系统升级为IP数字广播系统,服务器与接收机之间通过以太网实现数字信息互连,每个接收终端都为自带显示屏的嵌入式设备,可离线存储作息时间表并通过Internet同步时间。但整个系统全部更新,费用昂贵,且每个教室都需要连通工nternet,无预留网口的教室布网工程量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智能校园广播打铃系统,该系统能实现广播系统的数字化显示与准确打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智能校园广播打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机、传输设备、接收终端;其中,
主控机设置于校园广播室,包括外接音频模块、MP3模块与信息发布服务器,MP3模块可以;
所述传输设备包括发射机和天线,所述发射机的输入端与所述主控机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天线的输入端与所述发射机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接收终端包括接收机、音频处理器,所述接收机的输入端与所述天线的输出端无线通信相连,所述接收机的输出端所述音频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发射机内包括第一MCU处理器、GPS模块、FM立体声RDS数据编码器,以所述MCU处理器为核心,分别与所述GPS模块、信息发布服务器、FM立体声RDS数据编码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GPS模块采用的是U-BLOX NEO-6M GPS技术标准和协议。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机包括第二MCU处理器、FM立体声RDS数据调谐解码器,所述FM立体声RDS数据调谐解码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天线的输出端,输出端连接所述音频处理器的输入端,所述FM立体声RDS数据调谐解码器的输出端还与第二MCU处理器相连。
进一步地,还包括显示屏,所述第二MCU处理器通过隔离驱动与所述显示屏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为LED点阵显示屏。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MCU处理器还连接一RTC定时器,所述RTC定时器的输出端也和显示屏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IR红外感应单元,所述IR红外感应单元与第二MCU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MCU处理器与音频处理器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未经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623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