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顶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62777.7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26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潘明;刘波;高齐涛;胡天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群建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张显琴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义***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注塑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模具顶出装置,包括面板和方顶座,所述面板的内部设有凸字形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顶部向上延伸与面板的顶部连通,所述容纳腔内设有活动的方顶座,所述方顶座的外侧壁和容纳腔的内侧壁之间留有活动间隙,所述方顶座的顶部同轴铆接有位于面板外的顶杆。由于方顶座和容纳腔的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因此方顶座和顶杆具有一定的平面自由度,当顶杆顶入到模具内时,顶杆能够发生位移,避免相互咬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顶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模具生产注塑产品时,由于产品成型后在模具内,需要顶出才能够取出,因此需要使用到顶出机构。顶出机构包括顶杆和面板,由于顶杆和面板之间使用螺钉进行紧固连接,因此导致顶杆受到面板的限制,丧失了平面自由度;然而受到加工条件的影响,模具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精度等级公差,同时也受到顶杆加工精度和后期磨损变形的影响,导致顶杆顶入到模具内时,出现顶出不顺畅,相互之间产生摩擦容易相互咬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模具顶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顶杆的平面自由度受到限制,导致顶杆和模具之间相互咬死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顶出装置,包括面板和方顶座,所述面板的内部设有凸字形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顶部向上延伸与面板的顶部连通,所述容纳腔内设有活动的方顶座,所述方顶座的外侧壁和容纳腔的内侧壁之间留有活动间隙,所述方顶座的顶部同轴铆接有位于面板外的顶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方案由于方顶座位于容纳腔内,且容纳腔的形状为凸字形,因此能够限制方顶座脱落出容纳腔外;并且由于方顶座的外侧壁和容纳腔的内侧壁之间留有活动间隙,因此方顶座和顶杆具有一定的平面自由度,当顶杆顶入到模具内时,顶杆和方顶座能够进行移动,避免相互摩擦发生咬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方顶座和容纳腔的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因此方顶座和顶杆具有一定的平面自由度,当顶杆顶入到模具内时,顶杆能够发生位移,避免相互咬死。
进一步,所述活动间隙内填充有橡胶垫。通过设置橡胶垫,由于橡胶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弹性,因此当方顶座挤压橡胶垫时,能够使橡胶垫发生变形,当方顶座不挤压橡胶垫时,橡胶垫恢复形状使方顶座复位。
进一步,所述容纳腔的底部设有弧形槽,所述方顶座的底部和弧形槽滑动连接。通过设置弧形槽,方顶座的底部和弧形槽滑动连接,使方形座发生位移时更为平稳。
进一步,所述顶杆的顶部设有环形槽。环形槽能够减小顶杆顶部的表面积,使顶杆不会与模具内的塑胶产品粘黏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顶杆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顶杆能够同时实现对多个塑胶产品的顶起,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所述顶杆设有耐磨层。耐磨层能够减小顶杆在工作过程中的磨损,延长顶杆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顶杆的顶部套接有密封圈。密封圈能够密封容纳腔的顶部,防止杂物落入到容纳腔,造成无法清理。
进一步,所述顶杆竖截面的形状为锥形。这样设置能够减小顶杆顶部的外径,使顶杆和模具之间不易相互摩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具顶出装置主视图的竖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橡胶垫1、方顶座2、顶杆3、密封圈4、容纳腔5、面板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群建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遵义群建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627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爆摄像仪
- 下一篇:一种沙发海绵分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