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建筑电气施工升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62878.4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36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许志明;蓝文凯;刘名艺;钟宇凡;魏芸;陈丽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城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24 | 分类号: | E04G1/24;E04G1/22;E04G1/15;E04G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桥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建筑 电气 施工 升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建筑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建筑电气施工升降装置。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承载面上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多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承载面上沿水平方向滑移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承载面上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固定板承载面以及移动块的承载面上开设有安装槽,其中一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上铰接有封闭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上设置有盛装施工工具的承载盒。本实用新型当工作人员出现忘记带必要的施工工具的时候,不必另搭梯子或者将升降组件降下便可实现拿到施工工具,进而大大的节约了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建筑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建筑电气施工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节能建筑是一类新兴的建筑种类,建造时能够节约建筑构件,建造完成后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和隔音性能,故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建筑电气则是以电气技术为手段,在有限空间内创造人性化的生活环境。在建筑物中,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理论及电气技术所构建的电气平台,使人们能更好地使用各种电气设备。由于建筑较高,工作人员在进行建筑电气设备安装时需要借助升降机进行登高作业。
授权公告号为CN209242622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建筑电气施工升降装置,包括站立平台、支撑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站立平台的下方转动连接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固定连接于有滚轮,所述滚轮为带刹车的滚轮,所述站立平台的四周设置有可调节高度的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转动连接有用于限制施工人员位置的弧形护栏。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解决因施工人员走动或施工时的动作造成高处跌落的问题,提高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施工人员施工的过程中,升降装置升起来之后,如果施工人员由于粗心大意忘记带必要的施工工具,为了重新拿施工工具,必须通过升降组件或者另搭梯子,这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的降低了工作效率,对此,有待进一步的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新型建筑电气施工升降装置,当工作人员出现忘记带必要的施工工具的时候,不必另搭梯子或者将升降组件降下便可实现拿到施工工具,进而大大的节约了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新型建筑电气施工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承载面上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多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承载面上沿水平方向滑移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承载面上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固定板承载面以及移动块的承载面上开设有安装槽,其中一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上铰接有封闭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上设置有盛装施工工具的承载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出现忘记带必要的施工工具的时候,不必另搭梯子或者将升降组件降下便可实现拿到施工工具,从而大大的节约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整个过程以自动化的方式进行,从而大大的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节约了人力物力,实用性高。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板承载面上且相互对称的多个固定块,安装在所述固定板底部且相互对称的连接块,一端滑移连接在所述固定块朝向内一侧以及连接块朝向外一侧两个第一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相铰接,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块朝向外一侧以及连接块朝向外一侧的两个第二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相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交叉转动设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以及第二连接杆交叉点处多个第三连接杆,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杆之间的气缸,所述气缸的底部与其中一第三连接杆相铰接且气缸的活塞杆与另一第三连接杆相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升降组件,从而能够以自动化的方式将工作人员输送到预先设定好的位置,进而大大的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城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城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628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