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钢箱梁顶板焊接的焊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63454.X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93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国;晋建军;丁思博;张庆;周师淼;张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3K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赵万凯 |
地址: | 10002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钢箱梁 顶板 焊接 结构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钢箱梁顶板焊接的焊接结构,涉及钢箱梁焊接加工的技术领域,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待焊板和第二待焊板,第一待焊板和第二待焊板之间形成对接焊缝,第一待焊板上沿其长度方向固设有定位板,定位板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斜面;第二待焊板上磁性连接有强力磁块,强力磁块沿定位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有多个,强力磁块上固设有支架,支架上通过调节装置连接有抵接块,抵接块能与定位板上的第一斜面抵接,抵接块能在调节装置的带动下沿竖直方向移动对第一待焊板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对接焊缝不同横截面处的宽度相等。本申请具有便于工作人员对焊接结构进行调整,调整步骤较为简单,进而提升了工作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钢箱梁焊接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钢箱梁顶板焊接的焊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钢箱梁的焊接施工过程中,钢箱梁的顶板和底板均需要两两拼装,即将两块待焊板两两对接焊,从而形成底板或顶板。但是由于钢箱梁本身尺寸较大,对接焊缝较长,在实际的焊接过程中,先焊接部分收缩变形对未焊接部分焊缝宽度产生较大影响,焊接质量较低,导致钢箱梁的整体焊接精度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授权公告号为CN203171165U的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焊接精度的钢箱梁焊接结构,包括两块待焊板,两块待焊板放置调平后形成对接焊缝,还包括马板,马板竖直焊接在两块待焊板上并将两块待焊板固定,马板的底部设置有半圆缺口,半圆缺口位于对接焊缝上并且半圆缺口的轴线与对接焊缝对应。
上述现有的技术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提高了焊接精度,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由于马板较大且自身有一定的重量,导致焊接时容易走偏,调整过程费时费力,导致工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钢箱梁顶板焊接的焊接结构,其具有便于工作人员对焊接结构进行调整,调整步骤较为简单,进而提升了工作效率的效果。
本申请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钢箱梁顶板焊接的焊接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待焊板和第二待焊板,所述第一待焊板和第二待焊板之间形成对接焊缝,所述第一待焊板上沿其长度方向固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斜面;
所述第二待焊板上磁性连接有强力磁块,所述强力磁块沿定位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有多个,所述强力磁块上固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通过调节装置连接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能与定位板上的第一斜面抵接,所述抵接块能在调节装置的带动下沿竖直方向移动对第一待焊板的位置进行调整,使所述对接焊缝不同横截面处的宽度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待焊板和第二待焊板间隔放置,使二者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使二者之间形成的对接焊缝不同横截面处的宽度基本相等,将定位板沿第一待焊板的长度方向焊接固定于第一待焊板上,将若干强力磁块磁性连接于第二待焊板上,使不同强力磁块的分布方向与定位板的分布方向平行,并使抵接块的位置与定位板的位置相对应,通过调节装置使抵接块沿竖直方向移动与定位板上的第一斜面抵接,对第一待焊板的位置进行调整,最终使对接焊缝不同横截面处的宽度完全相等后,对第一待焊板和第二待焊板进行焊接即可,便于工作人员对焊接结构进行调整,调整步骤较为简单,进而提升了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定位板上间隔固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焊接块,所述焊接块焊接固定于第一待焊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定位板与第一待焊板之间的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板背向第一待焊板的端面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倒置的梯形,所述第一斜面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斜面分别为定位槽的两个倾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梯形的定位槽的设置实现了与抵接块之间的配合,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634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高尔夫球挥杆动作状态的非力手上臂固定装置
- 下一篇:墩柱结构的施工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