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泥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63496.3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76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瑛;陈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碳环境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15;C02F11/127;C02F11/122;C02F9/02;C02F101/30;C02F101/32;C02F10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津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泥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泥处理系统,系统包括超声波搅拌压榨装置、离心装置、冲洗再生装置;超声波搅拌压榨装置包括油泥入口、吸附粉入口以及固态混合物出口、液态混合物出口,离心装置包括离心入口和离心水出口,离心油出口和离心渣出口,冲洗再生装置包括冲洗入口、水入口、冲洗水出口、冲洗油出口、冲洗渣出口、冲洗粉出口,离心装置的离心水出口、冲洗再生装置的冲洗水出口均与冲洗再生装置的水入口连接;离心装置的离心渣出口与超声波搅拌压榨装置的油泥入口连接;冲洗再生装置的冲洗粉出口与超声波搅拌压榨装置的吸附粉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超声波和各类装置的相互配合,提高了油泥油渣处理过程中各类原料的回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泥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炼化企业在石油炼制和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油泥,它们主要来自隔油池、浮选池、剩余活性污泥、原油脱水罐、储油罐和污油罐等。这些污泥成分复杂,属于较稳定的多相体系,且混合充分,黏度较大,固相难以彻底沉降,油泥处理困难。目前,我国石油化工行业中,平均每年约产生80万吨油泥。随着企业生产装置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应的废渣排放总量及种类也在逐步地增加,使得企业排污总量和污染治理费用也呈现上升的趋势。近年,随着国家环保法规标准要求的不断提高,环保执法力度不断加大,生产过程中所生成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困扰石油和石油加工行业的难题。新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固体废物防治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固废的处理与利用已被列为建设节约性社会的重要工作内容。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展了对油泥处理的研究。但多数技术因处理成本高、工艺流程长、操作复杂、处理效果不理想或其他多方面的原因,油泥的处理技术,难以得到推广应用形成工业化生产。目前,油泥多数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方式处理,这些污泥中一般含有烃类、苯系物、酚类和蒽类等物质,并伴随恶臭和毒性,若直接和自然环境接触,会对土壤、水体和植被造成较大污染,也造成石油资源的浪费。
现有的处理系统各类原料的回用效率低,污染物的排放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泥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超声波搅拌压榨装置、离心装置、冲洗再生装置;
所述超声波搅拌压榨装置包括油泥入口、吸附粉入口、渣入口以及固态混合物出口、液态混合物出口,所述油泥经过搅拌压榨装置分离出固态混合物和液态混合物,所述固态混合物由固态混合物出口排出,所述液态混合物由液态混合物出口排出;
所述离心装置包括离心入口和离心水出口,离心油出口和离心渣出口,所述离心入口与超声波搅拌压榨装置的液态混合物出口连接,所述离心装置将离心分离出的水、油和渣组份分别经离心水出口,离心油出口和离心渣出口排出;
所述冲洗再生装置包括冲洗入口、水入口、冲洗水出口、冲洗油出口、冲洗渣出口、冲洗粉出口,所述冲洗入口与超声波搅拌压榨装置的固态混合物出口连接,所述冲洗再生用水经水入口进入冲洗再生装置,所述冲洗再生装置将冲洗再生分离出的水、油、渣和粉分别经冲洗水出口、冲洗油出口、冲洗渣出口、冲洗粉出口排出;
所述离心装置的离心水出口、冲洗再生装置的冲洗水出口均与冲洗再生装置的水入口连接;
所述离心装置的离心渣出口与超声波搅拌压榨装置的渣入口连接;
所述冲洗再生装置的冲洗粉出口与超声波搅拌压榨装置的吸附粉入口连接。
所述油泥处理系统还包括油收集装置,所述油收集装置与所述冲洗再生装置的冲洗油出口、离心装置的离心油出口连接。
所述油泥处理系统还包括脱水回用装置,所述脱水回用装置包括脱水入口、脱水出口和脱水粉出口,所述脱水入口与冲洗再生装置的冲洗粉出口连接,所述脱水粉出口与超声波搅拌压榨装置的吸附粉入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碳环境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经金碳环境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634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