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洋救生浮网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63794.2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92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马巧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中船蓝泰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9/08 | 分类号: | B63C9/08;B63C9/18 |
代理公司: | 太原九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7 | 代理人: | 高璇 |
地址: | 572000 海南省三亚市崖***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洋 救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洋救生浮网,属于救生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装置主体、内部凹槽、卡接内槽、限位弹簧、罐体开关、内部软管、侧面凹槽、内部凹槽二、表面开孔、伸缩结构和折叠管道,装置主体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内部凹槽,装置主体表面四周嵌套设置有卡接内槽,卡接内槽内侧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缩气罐,压缩气罐右侧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压缩气罐中部表面固定连接有罐体开关。本实用中卡接内槽与侧面凹槽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薄膜,卡接内槽通过薄膜与伸缩结构相连接,伸缩结构和折叠管道被推出会将薄膜冲破,薄膜能够防止装置未开启时海水进入到卡接内槽中,从而使得装置内部更加的密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救生浮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救生圈是指水上救生设备的一种,通常由软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较小的轻型材料制成,外面包上帆布、塑料等。供游泳练习使用的救生圈也可以用橡胶制成,内充空气,也叫作橡皮圈。而当海上有落水者时,在岸上或是在船上的施救人员一般都会向落水者抛投救生圈,从而对落水者进行施救,但是现有的救生圈功能单一,且使用功能较为刻板,在抛投后的投射面积也较小,从而使得需要被施救的人员很容易错过救生圈,从而造成生命危险,且有些需要被施救的人员已经出现无法动弹或是下沉时,救生圈的作用也是相对较小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海洋救生浮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洋救生浮网,包括装置主体、内部凹槽、卡接内槽、压缩气罐、限位弹簧、罐体开关、内部软管、侧面凹槽、内部凹槽二、表面开孔、伸缩结构和折叠管道,所述装置主体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内部凹槽,所述装置主体表面四周嵌套设置有卡接内槽,所述卡接内槽内侧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缩气罐,所述压缩气罐右侧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所述压缩气罐中部表面固定连接有罐体开关,所述压缩气罐右侧上下两端表面贯通连接有内部软管,所述装置主体中部四周嵌套设置有侧面凹槽,所述装置主体内部底端嵌套设有内部凹槽二,所述装置主体外侧表面开孔设置有表面开孔,所述卡接内槽内侧表面卡接设置有伸缩结构,所述侧面凹槽内侧表面卡接设置有折叠管道;
折叠管道还包括内部通孔、橡胶隔片和压缩气囊,所述折叠管道内部中间嵌套设置有内部通孔,所述内部通孔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橡胶隔片,所述折叠管道外侧四周固定连接有压缩气囊。
优选的,所述折叠管道与压缩气罐、内部软管、内部通孔和压缩气囊之间呈贯通设置。
优选的,所述表面开孔设置有若干个,且内部凹槽二和表面开孔呈贯通设置。
优选的,所述橡胶隔片呈喇叭口状,且橡胶隔片孔隙小的一侧朝向压缩气囊。
优选的,所述卡接内槽与侧面凹槽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薄膜,且卡接内槽通过薄膜与伸缩结构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折叠管道呈网状分布,且折叠管道折叠卡接在侧面凹槽内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洋救生浮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中船蓝泰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海南中船蓝泰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637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应多种车型模拟安装的工装
- 下一篇:天线、无线设备及应用于智能灯的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