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长焦模组、双摄模组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64076.7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10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江传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昌市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组 电子设备 | ||
1.一种长焦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棱镜、第一镜头单元、第二棱镜、第二镜头单元和感应元件,所述第一棱镜、所述第一镜头单元、所述第二棱镜的入射部构成第一入光路径,所述第二棱镜出射部、第二镜头单元和感应元件构成第二入光路径,所述第二棱镜对光线的传播路径进行反转,使所述第一入光路径和所述第二入光路径位于所述第二棱镜的同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部包括入光面和第一反射面,所述出射部包括出光面和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垂直于所述第二反射面,所述光线由所述入光面进入所述第二棱镜,依次经由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的反射,最后从所述出光面射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棱镜的入光面垂直于所述第一入光路径,所述第二棱镜的出光面垂直于所述第二入光路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棱镜为梯形体、所述梯形体中相对的两腰面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在所述梯形体的底面的投影区域为所述入光面,所述第二反射面在所述梯形体的底面的投影区域为出光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焦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移装置,所述位移装置能够带动所述第一镜头单元、所述第二棱镜和所述第二镜头单元在所示第一入光路径和/或所述第二入光路径上移动,以调整所述模组的焦距。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长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装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位移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镜头单元和所述第二镜头单元连接,用于所述第一镜头单元在第一入光路径上的移动和所述第二镜头单元在所述第二入光路径上的移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长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装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位移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二棱镜和所述第二镜头单元连接,用于所述第二棱镜在第一入光路径和第二入光路径上的移动,以及所述第二镜头单元在所述第二入光路径上的移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光路径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光线入射至所述第一棱镜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长焦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抖装置,所述防抖装置通过带动所述第一棱镜在所述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的转动,所述第一棱镜在所述第三方向上转动的轴线是第三轴线,所述第一棱镜在第二方向上转动的轴线为第二轴线,所述第三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垂直相交,所述第三轴线与所述第一棱镜上反射面的中轴线重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的入光面和出光面以及所述第二棱镜的入光面和出光面为光学曲面,所述光学曲面用于变焦和提升成像品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长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的入光面和出光面以及所述第二棱镜的入光面和出光面上设有红外截止膜或者增透膜。
12.一种双摄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广角模组和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中任一所述的长焦模组,所述广角模组设于所述感应元件背离所述第二镜头单元的一侧。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摄模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6407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线端子压接装置
- 下一篇:餐厨垃圾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