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水池抗浮泄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64511.6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90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赵明权;蔡培基;于知武;陆蕴华;谭兆祥;王金球;张玉香;向长平;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楚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12 | 分类号: | E02D31/12;E02D1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高崇 |
地址: | 4106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水池 抗浮泄压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地下水池抗浮泄压结构,包括水池本体,还包括临近布置于水池本体的降水井,所述水池本体的池底外周边设有与降水井相通的渗水通道,所述水池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泄压管,其中,所述泄压管下部贯穿水池本体底部与渗水通道相通且所述泄压管上部连接有用于控制泄压管通断的止通单元,通过利用降水井的抽离泄压作用、利用泄压管的导入增重作用以及利用止挡部的抵挡作用,从而极大地减弱地下水的浮力对水池本体的影响,有效地保证了水池本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水池抗浮泄压结构。
背景技术
埋地式水池在土木工程中,比较常见上浮的事故,当水池外的地下水位升高,导致地下水的浮力大于水池及所装液体的总重量时,水池就会上浮,由此要求在水池基本竣工还没有来得及装水的时候、或者使用阶段要排干水池内液体的时候,必须降低水池外的地下水水位,而对于一些地下水丰富的地质位置,往往需要就要经常性进行检查和抽水,成本高,安全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好的地下水池抗浮泄压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为一种地下水池抗浮泄压结构,包括水池本体,还包括临近布置于水池本体的降水井,所述水池本体的池底外周边设有与降水井相通的渗水通道,所述水池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泄压管,其中,所述泄压管下部贯穿水池本体底部与渗水通道相通且所述泄压管上部连接有用于控制泄压管通断的止通单元。
进一步,所述渗水通道内填充有用土工布包裹的砂卵石。
进一步,所述水池本体底部外缘朝外凸出成型有止挡部。
进一步,所述止通单元为橡胶软管,所述橡胶软管的长度为水池本体的深度,通过放平所述橡胶软管以令渗水通道内的地下水经泄压管和橡胶软管流入水池本体内,通过摆正橡胶软管向上以阻隔渗水通道内的地下水流出橡胶软管。
进一步,包括呈矩阵分布在水池本体底部的多个泄压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利用降水井的抽离泄压作用、利用泄压管的导入增重作用以及利用止挡部的抵挡作用,从而极大地减弱地下水的浮力对水池本体的影响,有效地保证了水池本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地下水池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地下水池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水池本体和降水井的俯视图。
其中,1-水池本体,11-止挡部,2-降水井,3-渗水通道,4-泄压管,5-止通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地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用于名称的区分。
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地下水池抗浮泄压结构,包括水池本体1、临近布置于水池本体1的降水井2,其中,水池本体1为钢筋混凝土预制而成并埋入土地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楚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中楚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645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电子体温计消毒盒
- 下一篇:一种屏蔽夹子自动快速成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