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回收多余坯料的塑料壳体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66842.3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64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邵利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华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73;B29C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谢静 |
地址: | 21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回收 多余 坯料 塑料 壳体 注塑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回收多余坯料的塑料壳体注塑模具,包括框架、储液槽和蜂鸣器,所述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凸齿,且框架的内部上表面安装有合模电机,所述合模电机的下端连接有螺杆,且螺杆的外表面连接有套筒,并且套筒的下端连接有上模,所述框架的内部底表面设置有支柱,且支柱的上端安装有下模,所述支柱的外表面安装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下表面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卡块靠近支柱的一端连接有储液槽,且储液槽的下表面安装有蜂鸣器。该可回收多余坯料的塑料壳体注塑模具,设置有储液槽,通过储液槽将从下模中溢出的胚料接住,待储液槽接满后将储液槽取下并将储液槽中的胚料融化后再次注入模具中,达到了回收多余胚料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回收多余坯料的塑料壳体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由于其整体成型的特有成型方式,广泛运用于各种塑料零部件的生产,但是由于生产环境和模具的合模精度影响,现有的注塑模具在生产时存在着一些问题:
其一,现有的注塑模具在生产中长时间使用后,由于注塑时模具内部压力较大的原因,使得模具合模的精度降低,少量溶化后的胚料从上下模之间的间隙中溢出,造成胚料的浪费;
其二,现有的注塑模具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胚料溢出导致胚料凝固在下模的外表面,脱模时由于溢出的胚料量少且难以清除,使得成型的胚料难以从下模中取出;
其三,现有的注塑模具在盛放溢出胚料的装置满了以后不具有提醒装置对工人进行提醒以及时的更换盛放装置,导致胚料溢出到地面,造成溢出胚料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回收多余坯料的塑料壳体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配料浪费和不具备提醒功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回收多余坯料的塑料壳体注塑模具,包括框架、储液槽和蜂鸣器,所述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凸齿,且框架的内部上表面安装有合模电机,所述合模电机的下端连接有螺杆,且螺杆的外表面连接有套筒,并且套筒的下端连接有上模,所述框架的内部底表面设置有支柱,且支柱的上端安装有下模,所述支柱的外表面安装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下表面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框架的内部底表面安装有正极块和负极块,且框架的内部侧表面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安装有转动电机,且转动电机安装有滑块的一端连接有主动齿轮,并且转动电机的另一端连接有电阻棒,所述电阻棒的下表面连接有提拉弹簧,且提拉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靠近支柱的一端连接有储液槽,且储液槽的下表面安装有蜂鸣器。
优选的,所述螺杆与套筒为螺纹连接,且套筒通过上模与框架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通过支撑弹簧与支柱构成弹性结构,且支撑板与支柱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主动齿轮与凸齿为啮合连接,且主动齿轮通过滑块与框架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卡块与电阻棒构成滑动结构,且卡块通过提拉弹簧与电阻棒构成弹性结构。
优选的,所述储液槽与卡块构成卡合结构,且储液槽与支撑板构成滑动摩擦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可回收多余坯料的塑料壳体注塑模具,
1.设置有储液槽,通过储液槽将从下模中溢出的胚料接住,待储液槽接满后将储液槽取下并将储液槽中的胚料融化后再次注入模具中,达到了回收多余胚料的目的;
2.设置有电阻棒,电阻棒通电后发热并将下模外表面溢出凝固的胚料融化,使得成型的注塑件不会因为溢出的胚料变得难以取出,同时也保证了模具长时间使用后的成型精度;
3.设置有蜂鸣器,通过溢出的胚料的重量带动储液槽向下移动,储液槽向下移动并接触到正极块和负极块使蜂鸣器通电并发出提示音提醒工人将盛满多余胚料的储液槽取下并替换空的储液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华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华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668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