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门窗用防下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67076.2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18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沈纪红;陈金涛;沈凯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靖江市春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1/52 | 分类号: | E06B1/52;E06B1/60;E06B3/96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刘静怡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门窗 下坠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门窗用防下坠装置,包括顶板,所述顶板底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竖板,所述顶板的底面左右两侧对称的位置分别开设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的左右两侧对称的位置分别开设矩形凹槽,所述矩形通孔的内部设置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底面固定安装在竖板顶部中间的位置,所述竖板顶部及矩形板左右两侧及与矩形凹槽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固定块。该装置能够方便对竖板的限位固定,避免由于门窗的重力带动竖板脱离墙面,从而造成下坠的情况,通过在竖板的顶部设置矩形板,能够方便对竖板限位,同时也能能够对顶板支撑,通过在竖板的顶部设置可伸缩的挡板,能够避免竖板对顶板的挤压力过大,造成顶板损坏,方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门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窗用防下坠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厦、工厂、住宅的大门采用电动控制的上叠门,为了安全起见,一般都会配置防止上叠门下滑的装置。传统都是在上叠门上附加一拉门机构,不但结构复杂、安装不便,也影响了门的整体美观。
申请号为【CN200820215152.3】的中国专利,其内容为:一种上叠门的防下落安全保险装置,它主要包括门板、“U”形滑槽,门板的两侧边分别置于“U”形滑槽内,所述门板两侧面安装有支架板,支架板上设有卡块、扭簧,卡块的一端经扭簧连接支架板板面,卡块另一端左、右两边分别设有凸耳和卡头,所述“U”形滑槽的一侧面由上至下均匀设有多个弧形凸棱与卡块的凸耳呈相抵或分离状态。
对比文件中虽然能够防止上叠门下落,但是对比文件中的限位装置仅仅是在上叠门下落时才能对其限位,并不能防止下落,而且对比文件中仅仅适用叠门,使用范围小,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而且传统的门窗大都采用合页安装在门窗框上,但是由于门窗自重的原因,长时间会有下坠的情况,影响人们使用,所以,我们提出一种门窗用防下坠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窗用防下坠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门窗用防下坠装置,包括顶板,所述顶板底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竖板,所述顶板的底面左右两侧对称的位置分别开设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的左右两侧对称的位置分别开设矩形凹槽,所述矩形通孔的内部设置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底面固定安装在竖板顶部中间的位置,所述竖板顶部及矩形板左右两侧及与矩形凹槽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开设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底部固定连接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挡板。
优选的,所述竖板的底端一侧面固定连接支杆,所述支杆的一端设置锥形的形状。
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竖板的一侧面通过铰件连接门板,所述门板()的一侧面表面固定安装把手。
优选的,所述矩形板滑动连接矩形通孔的内部,所述矩形板的高度与矩形通孔的深度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外部滑动连接矩形凹槽的内部,所述固定块内部的挡板顶部挤压矩形凹槽的内底部。
优选的,所述竖板的顶部紧贴顶板的底面,所述竖板的底面紧贴地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一种门窗用防下坠装置,通过在顶板的底面开设矩形通孔,并在矩形通孔的左右两侧开设矩形凹槽,能够方便将矩形板和挡板分别伸入到矩形通孔和矩形凹槽内,能够对竖板的限位,通过在挡板的底部设置弹簧,能够减缓竖板对顶板的挤压力,避免对顶板造成损坏,通过在竖板的一侧面的下端设置支杆,能够方便对竖板的下端限位固定,从而保证竖板的稳定性,该装置能够防止门窗下坠的情况,能够长时间的保证门窗的使用,操作方便,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顶板的内底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靖江市春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靖江市春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670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