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环保的给料皮带机收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67941.3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53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军;肖开金;刘景忠;李东雨;周峰;谢晓国;李锐;谭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龙蟒矿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9/18 | 分类号: | B65G69/18 |
代理公司: | 成都智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82 | 代理人: | 濮云杉 |
地址: | 61711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环保 皮带机 收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皮带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环保的给料皮带机收尘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给料皮带机在下料过程中出现的粉尘污染严重、治理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收尘管路和用于控制收尘管路开启和关闭的控制系统,所述收尘管路包括数个收尘支管,所述收尘支管靠近给料皮带机的下料口,所述收尘支管连接有收尘环管,所述收尘环管连接有收尘总管,所述收尘总管连接有收尘风机。本实用新型减小了给料皮带机的粉尘污染,保护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相比传统的洒水降尘法,本装置不仅节约了水资源,更便于对粉尘进行二次回收利用。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对给料皮带机灰尘进行回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皮带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环保的给料皮带机收尘装置。
背景技术
皮带输送机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子、电器、机械、烟草、注塑、邮电、印刷、食品等各行各业,物件的组装、检测、调试、包装及运输等。线体输送可根据工艺要求选用:普通连续运行、节拍运行、变速运行等多种控制方式;线体因地制宜选用:直线、弯道、斜坡等线体形式。给料皮带皮运机属于皮带输送机中的一种,具有输送量大、结构简单、维修方便、部件标准化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煤炭等行业,用来输送松散物料或成件物品,根据输送工艺要求,可单台输送,也可多台组成或与其它输送设备组成水平或倾斜的输送系统,以满足不同布置型式的作业线需要,适用于输送堆积密度小于1.67/吨/立方米,易于掏取的粉状、粒状、小块状的低磨琢性物料及袋装物料,如煤、碎石、砂、水泥、化肥、粮食等。被送物料温度小于60℃。其机长及装配形式可根据用户要求确定,传动可用电滚筒,也可用带驱动架的动力设备。
现有技术中,由于给料皮带机下料时会产生大量粉尘,一方面造成环境污染难以治理,另一方面,粉尘也给岗位人员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由于给料皮带皮运机属于空间跨度较大设备,跨越长度达到了300余米,跨越高度达到了100余米。占用空间大,采用传统的洒水降尘法,对洒水设备的布置要求高,水源的需求量大,且干旱地区气温高,喷洒的水雾蒸发量大,造成水资源消耗偏高,而且取水距离较远,需要多级输送,运行成本昂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给料皮带机在下料过程中出现的粉尘污染严重、治理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给料皮带机收尘装置,其目的在于:减小皮带机的粉尘污染,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对粉尘进行二次利用,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环保的给料皮带机收尘装置,包括收尘管路,所述收尘管路包括数个收尘支管,所述收尘支管靠近给料皮带机的下料口,所述收尘支管连接有收尘环管,所述收尘环管连接有收尘总管,所述收尘总管连接有收尘风机。
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收尘风机启动,使收尘管路内部形成负压,当给料皮带机的下料口处有灰尘时,灰尘受负压被吸入收尘支管,然后灰尘依次经过收尘支管、收尘环管、收尘总管和收尘风机后进行收集。大大减少了人员除尘清扫的工作成本,减小了给料皮带机的粉尘污染,保护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相比传统的洒水降尘法,本装置不仅节约了水资源,更便于对粉尘进行二次回收利用。
作为优选,所述下料口两侧设置有挡料装置,所述挡料装置与给料皮带机的下料口接触形成密封。
采用该优选方案后,能够进一步挡住粉尘,防止粉尘进入空气中,改善作业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作为优选,所述收尘风机的内部设置有喷头。
采用该优选方案后,喷头喷出水雾,将灰尘融于水形成矿浆,便于对灰尘的收集和二次利用。
作为优选,所述收尘风机的下风口设置有矿浆收集池,所述矿浆收集池通过管路连接有磁选机。
采用该优选方案后,磁选机能够对矿浆进行筛选,将有用的物质筛选出来,便于对粉尘进行二次回收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龙蟒矿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龙蟒矿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679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回转滚筒及回转式加热反应装置
- 下一篇:压缩机补气增焓结构、压缩机及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