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保险杠模具内分型拆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68051.4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09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张炼;李敏;赵堃;朱咸勇;卢凌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吴慧 |
地址: | 644000 四川省宜宾市宜宾临港***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险杠 模具 内分型拆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保险杠模具内分型拆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保险杠本体和保险杠下堵盖,在保险杠本体的两端均设有保险杠下堵盖,保险杠下堵盖通过紧固件可拆卸的连接在保险杠蒙皮上,所述保险杠下堵盖设置在保险杠本体下部内分型模具脱模拉变形区域处。保险杠下堵盖为注塑件,成本低,安装在保险杠底部内分型模具脱模拉变形区域,不影响产品外观,解决了保险杠本体做内分型模具时必须拆件的困难。本实用新型在保险杠内分型模具脱模拉变形区域处拆件,形成一个保险杠下堵盖,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易于布局,适合各种造型不同的保险杠设计、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险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保险杠模具内分型拆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各个国家和汽车厂商,对产品外观精致工艺要求越来越高,保险杠模具内分型的技术也应用的越来越多,而传统的外分型结果逐渐被抛弃。但是保险杠内分型模具对零件结构设计有较高的限制,往往需要将保险杠本体拆分成保险杠上本体和保险杠下本体等多个零件,造成模具费用和零件费用的大幅增加,给零件供应商带来诸多成本压力,降低了产品竞争力。现有技术对保险杠结构设计限制较多,模具及零件费用较高,采用传统外分型又不能达到精致工艺的外观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种前保险杠模具内分型拆件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前保险杠模具内分型拆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保险杠本体和保险杠下堵盖,在保险杠本体的两端均设有保险杠下堵盖,保险杠下堵盖通过紧固件可拆卸的连接在保险杠蒙皮上,所述保险杠下堵盖设置在保险杠本体下部内分型模具脱模拉变形区域处。
进一步的,所述保险杠下堵盖为四边形结构,保险杠下堵盖的上端、左端和右端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保险杠蒙皮上。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包括自攻螺钉和U型片螺母,保险杠下堵盖通过自攻螺钉和U型片螺母安装在保险杠上。
进一步的,所述保险杠下堵盖的上端、左端、右端和下端上均设有卡槽,U型片螺母卡接在卡槽中,自攻螺钉穿过U型片螺母连接到保险杠上。
进一步的,所述保险杠下堵盖为等腰梯形结构。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为:
本实用新型在保险杠内分型模具脱模拉变形区域处拆件,形成一个保险杠下堵盖,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易于布局,适合各种造型不同的保险杠设计、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保险杠模具内分型拆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保险杠下堵盖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分别为:1、保险杠本体;2、保险杠下堵盖;21、上端;22、左端;23、右端;24、下端;25、卡槽;31、自攻螺钉;32、U型片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平面方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680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多功能转换器的电脑支架
- 下一篇:一种新型抗光干扰红外触摸屏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