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电桩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68434.1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79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栋;徐荣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宏盛换热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F28F9/00;B60L53/3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09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冷却 装置 | ||
1.一种充电桩冷却装置,包括外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1)内侧中部固定连接安装支板(3),所述安装支板(3)上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分隔板(2),所述分隔板(2)将外箱体(1)内腔分隔成相互独立的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外箱体(1)上腔体内设有冷凝器(4),冷凝器(4)沿着外箱体(1)的对角线分布设置;所述外箱体(1)下腔体内设有蒸发器(5),蒸发器(5)沿着外箱体(1)的对角线分布设置;
所述蒸发器(5)和冷凝器(4)内设有介质流动的通道,蒸发器(5)顶部并排固定多个水平设置的蒸发器上集流管(8),多个蒸发器上集流管(8)内腔通过进气口和蒸发器(5)内腔连通,冷凝器(4)一侧并排固定多个竖直设置的上升管(9),冷凝器(4)顶部并排固定多个水平设置的冷凝器上集流管(10),多个冷凝器上集流管(10)内腔通过出气口和冷凝器(4)内腔连通,多个冷凝器上集流管(10)进气口和多个上升管(9)出气口一一对应连通,多个蒸发器上集流管(8)出气口分别和多个上升管(9)进气口一一对应连通;
所述冷凝器(4)底部并排固定多个水平设置的冷凝器下集流管(11),多个冷凝器下集流管(11)内腔通过进液口和冷凝器(4)内腔连通,蒸发器(5)底部并排固定多个水平设置的蒸发器下集流管(13),多个蒸发器下集流管(13)内腔通过出液口和蒸发器(5)内腔连通,蒸发器(5)一侧并排固定多个竖直设置的下降管(12),多个下降管(12)进液口分别和多个蒸发器上集流管(8)出液口一一对应连通,多个下降管(12)出液口分别和多个蒸发器下集流管(13)进液口一一对应连通;
所述外箱体(1)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有冷风进风口(14)和热风出风口(15),冷风进风口(14)和热风出风口(15)分别和冷凝器(4)的正背面连通;所述外箱体(1)正面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门体,门体一侧通过铰链连接在外箱体(1)侧壁上,门体另一侧能够连接在外箱体(1)上密封外箱体(1)的开口;所述外箱体(1)背板上分别设有热风进风口(19)和冷风出风口(20),热风进风口(19)和冷风出风口(20)分别和蒸发器(5)的正背面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1)为长方体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4)前后端面上下部分别焊接多个第一支耳(6),冷凝器(4)前后端面上部的多个第一支耳(6)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在外箱体(1)顶板内侧,冷凝器(4)前后端面下部的多个第一支耳(6)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在分隔板(2)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5)前后端面上下部分别焊接多个第二支耳(7),蒸发器(5)前后端面上部的多个第二支耳(7)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在分隔板(2)上,蒸发器(5)前后端面下部的多个第二支耳(7)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在外箱体(1)底板内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进风口(14)内固设有多个折流挡板(16),多个折流挡板(16)从上往下等距分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进风口(14)内侧端面设有导风罩板(17),导风罩板(17)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在外箱体(1)内侧壁上,导风罩板(17)上设有多个第一风扇安装孔(18),每个第一风扇安装孔(18)内设有一个第一风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1)下腔体内竖直固定风扇安装板(21),风扇安装板(21)位于热风进风口(19)和蒸发器(5)之间,风扇安装板(21)上设有多个第二风扇安装孔(22),每个第二风扇安装孔(22)内设有一个第二风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4)包括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扁管(401),多个扁管(401)上下端分别和冷凝器上集流管(10)和冷凝器下集流管(11)连通,相邻两个扁管(401)之间焊接翅片(402),翅片(402)沿着扁管(401)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蒸发器(5)和冷凝器(4)结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宏盛换热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宏盛换热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6843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的空冷岛用耐冻管道
- 下一篇:一种洗碗机余热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