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析出铅的升降式投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70564.9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92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胡贤进;韩丽军;陈景升;赵尹;宋文三;陈典强;祝剑平;祁琳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铜业铅锌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3/12 | 分类号: | B65G13/12;B65G13/06;B65G4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32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析出 升降 投料 装置 | ||
一种析出铅的升降式投料装置,包括安装底座、升降支架及升降油缸,安装底座固定安装于电铅锅的锅沿处,升降油缸有两个,两个升降油缸分别固定安装于安装底座的两端,升降油缸的活塞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个横杆,升降支架设置于两升降油缸之间,升降支架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杆与横杆的两端固定连接,升降支架为方形的框架类结构,升降支架的前后两端均设有一根转轴,转轴的两端均设置有一组链轮,靠近电铅锅一侧的转轴外接有一个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升降支架上,当升降油缸的活塞杆伸至最长时,升降支架对齐析出铅的物料带。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升降支架将析出的铅块输送至电铅锅口处,再由链轮驱动投入电铅锅内,降低了投料高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料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析出铅的升降式投料装置。
背景技术
析出铅中间产品自动运输线近几年发展较快,一些铅冶炼厂已经实现析出铅产品的自动运转,设备总体自动化程度高,故障率低,无需配备岗位操作人员,较好地实现了中间产品的自动运输。但在设备末端的投料环节,大部分采用直接将析出铅从物料输送带上直接滑落入电铅锅内的方式,物料输送带距电铅锅的地面锅沿约为1.5米,锅沿距锅底约为1.2米,投料高差共计2.7米,采用析出铅从物料输送带上直接滑落入电铅锅内的投料方式容易出现以下问题:1)析出铅投料高差大,投料时的冲击容易影响电铅锅的使用寿命;2)投料高差大,投料时铅液飞溅大,铅液在空气中容易发生氧化,造成铅液氧化渣增多,且氧化渣容易粘结在电铅锅沿上,需要进行人工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析出铅的升降式投料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析出铅投料高差大,投料时的冲击容易影响电铅锅的使用寿命,投料时铅液飞溅大,铅液在空气中容易发生氧化,造成铅液氧化渣增多,且氧化渣容易粘结在电铅锅沿上,需要进行人工清理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析出铅的升降式投料装置,包括安装底座、升降支架及升降油缸,所述安装底座固定安装于电铅锅的锅沿处,所述升降油缸有两个,两个所述升降油缸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底座的两端,所述升降油缸的活塞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个横杆,所述升降支架设置于两升降油缸之间,所述升降支架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杆与所述横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支架为方形的框架类结构,所述升降支架的前后两端均设有一根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均设置有一组链轮,靠近所述电铅锅的一侧的转轴外接有一个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升降支架上,当升降油缸的活塞杆伸至最长时,所述升降支架对齐析出铅的物料带。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底座为方形的板状结构,所述安装底座的四个角上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导向立柱,所述导向立柱均位于所述连接杆的外侧,且与所述连接杆对齐,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均设置有数个导向轮,所述导向立柱朝向连接杆一侧的端面为同一连接杆上的导向轮的公切面。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立柱的顶部交叉固定有两根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导向立柱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支架朝向所述电铅锅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前驱滚轮,所述前驱滚轮通过一根转轴II安装于所述升降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通过升降油缸将升降支架提升至与析出铅的物料带对齐的位置,待升降支架收集了一定数量的析出铅板后,升降油缸的活塞杆回缩,将升降支架降低至与电铅锅的锅沿齐平的位置,此时驱动电机开始工作,驱动升降支架上的链轮转动,由链轮带动析出铅板朝向电铅锅的一侧发生平动,投入电铅锅内。本实用新型有效降低了析出铅的投料高度,减小了析出铅对电铅锅的冲击,延长了电铅锅的使用寿命,且随着投料高度的减小,电铅锅内的铅液飞溅量也大大减少,减少了铅液的氧化,减少了氧化渣的生成,同时溅起的铅液也不容易飞溅至电铅锅沿上,大大减少了电铅锅沿的清理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在电铅锅处的安装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铜业铅锌金属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铜业铅锌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705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齿履带板锻造设备
- 下一篇:一种笔筒加工用的卷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