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烟草精准施药的控制系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70967.3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37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孙鹏;王勇;刘东阳;高峻;江连强;马鹏;邓全;邓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M7/00 | 分类号: | A01M7/00;A01G22/45;A01G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马金华 |
地址: | 266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草 精准 施药 控制系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草施药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对烟草精准施药的控制系统、装置,利用速控轮对烟草进行精准施药,针对烟草不同的发育阶段,采用相应的硬件装置和配套的作业参数;流量控制主板、多级喷头和水平辅助轮等配件,通过配合使用降低防治药剂的喷施空白区或无效区;可调式压力泵通过恒定药箱压力,确定农药的有效施用范围;流量控制装置通过作业人员步速监测,根据人员步速的变化随时调整农药流量;多级喷头和水平辅助轮满足烟草不同生育时期病虫害防治的特殊需求;流量控制主板只需要输入简单的数据信息,完成整个系统的参数配置。本实用新型降低了目前精准施药技术人员、器械和场地等的要求,能够适应不同植烟产区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草施药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烟草精准施药的控制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烟草的精准施药技术研发相对大农业要少得多,根据为数不多的相关研究资料,烟雾机漂移10m内、弥雾机和常规喷雾器对烟青虫、赤星病的防治效果好,而且差异不大,但烟雾机工作效率最高,用药量最低。电动喷雾器使用起来轻巧,喷头设计合理,出药量均匀。适用于旱地的自走式喷雾机等新型药械农药利用率比传统的手动喷雾器高20%左右。在化学农药选取上,应选择中国烟叶公司推荐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保型农药。在使用过程中,应在合适的防治时期,严格按照给药剂量对症下药,严禁不按规定施药、任意加大剂量、随意混用乱配农药现象发生。烟草应用精准施药技术可以提高农药利用率20~40%以上,降低农药用量30%~50%,减少农药漂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缓解环保压力,在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将产生较好的效益。
从烟叶产区的农业生产调查来看,精准施药技术在水稻、小麦等作物上应用广泛,药剂防效优于常规用药方法,农民接受度高,推广适用范围大,但在烟草上应用精准施药技术的相对很少,所涉及的技术、工具等也比较单一,烟草种植农户对精准施药技术的接受程度明显低于其他农作物种植户。应用成本高、人员技术要求高、药剂防效低于预期效果以及烟草生长发育和病虫害发生的特殊性等问题,是限制精准施药技术在烟草上广泛推广应用的主要原因。成本投入大、产出比低,烟农难以接受。精准施药技术所依靠的用药机械或辅料等,其成本投入明显高于烟草种植户的承受能力。烤烟种植的亩产值在5000-8000元左右,刨除成本后的净收入在2500-3500元之间,如果计算自身人工的话,纯收入仅为1000-2000元。而精准施药所需的器材市场价都在3000-4000元上下,即使通过烟草行业进行产前或产后的现金补贴,烟农仍需投入2000元以上。这还只是器材方面的成本投入,虽然后期药剂和人工的投入会有一定的减少,但综合生产季节的成本核算,由于投入的成本相对偏高,目前烟草上的精准施药技术尚不能完全被种植户所接受。
精准施药工具或器械的自动化水平低、操作复杂,普通烟农无法驾驭。目前在烟草生产中能应用的精准施药技术,主要有药剂喷洒防漂移、静电喷雾、高压雾化以及添加复合剂等,上述无论是哪种施药方法,对工具、人员等都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例如器械维护、药剂配制和田间操作等等。目前烟草种植户以60后为主体,70后的不多,而80后或90后更是少见,所以烟草种植的群体素质或文化,都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难以适应操作复杂、自动化低的器械。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操作不当、维护不善等原因,造成药剂防效低、农药残留高以及人员受伤等现象的有很多,而这也是精准施药技术难以扩大推广范围或适用面积的主要限制因素。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1)传统施药技术劳动强度大、耗时长、效率低,病虫害防效一般,经常出现农残超限等问题。而现有精准施药技术由于成本偏高、操作复杂、自动化程度低,且对作业人员要求较高,烟草种植户的接受度很低,在烟草产区的实际生产中推广难度很大。
(2)烟草生育期前后,株高、叶片数以及常见病虫害发生部位等,都有着不小的变化,药剂施用方式、剂量等如不能随着烟株长势而灵活改变,那么就谈不上是精准施药,病虫害防控效果、农残减控力度等也与常规施药方式不会有明显差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709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