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氯反应罐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72610.9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90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周寅;魏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大洋环境净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24 | 分类号: | B01J19/24;B01F5/10;B01F15/06;B01F3/04;C02F1/76;C02F101/12 |
代理公司: | 苏州根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6 | 代理人: | 朱华庆 |
地址: | 21534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氯反应罐组,它包括:主罐体;循环管Ⅰ,所述循环管Ⅰ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主罐体的底部和顶部,所述循环管Ⅰ中设置有泵Ⅰ;氯气管,所述氯气管与所述循环管Ⅰ相连通;副罐体;循环管Ⅱ,所述循环管Ⅱ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副罐体的底部和顶部,所述循环管Ⅱ中设置有泵Ⅱ;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接在所述主罐体顶部和所述循环管Ⅱ之间。通过副罐体辅助吸收主罐体中未被利用的氯气,使得氯气更充分地被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液处理领域,涉及一种通氯反应罐组。
背景技术
在废液处理中,比如含氯化亚铁的废液,需要通入氯气进行反应。为了使反应更为充分,需要氯气与废液更充分地混合,且氯气与氯化亚铁反应为放热过程,对设备提出了控温的要求。另外,会有一部分氯气未被充分吸收,且随着废液中预定成分与氯气反应后,废液对氯气的吸收能力降低,如何利用未被吸收的氯气,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通氯反应罐组,能够更充分地利用氯气。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氯反应罐组,它包括:
主罐体;
循环管Ⅰ,所述循环管Ⅰ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主罐体的底部和顶部,所述循环管Ⅰ中设置有泵Ⅰ;
氯气管,所述氯气管与所述循环管Ⅰ相连通;
副罐体;
循环管Ⅱ,所述循环管Ⅱ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副罐体的底部和顶部,所述循环管Ⅱ中设置有泵Ⅱ;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接在所述主罐体顶部和所述循环管Ⅱ之间。
优选地,所述氯气管与所述循环管Ⅰ的连接点相距于所述循环管Ⅰ与所述主罐体顶部的连接点距离在20cm以上。
优选地,所述氯气管与所述循环管Ⅰ的连接点位于所述循环管Ⅰ与所述主罐体顶部的连接点上方。
优选地,所述主罐体以及相应的所述循环管Ⅰ和所述氯气管设置有两套以上,对应于所述主罐体分别设置有一根连接管,所有的所述连接管连接在同一个所述副罐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副罐体设置有对应于所述主罐体数量的循环管Ⅱ,所述连接管连接在所述主罐体和对应的所述循环管Ⅱ之间。
优选地,所述循环管Ⅰ上还连接有成品输出管的入料端。
优选地,所述副罐体上还设置有氯气排出管。
优选地,所述循环管Ⅰ和/或所述循环管Ⅱ中设置有降温机构。
优选地,所述主罐体和所述副罐体上连接有进料管,所述循环管Ⅱ还与所述进料管相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通氯反应罐组,由于设置有主罐体和副罐体,主罐体和副罐体上分别设置有循环管Ⅰ和循环管Ⅱ,使罐中液体形成循环,循环管Ⅰ连接氯气管,从而使废液在循环时与氯气混合、反应,又由于在主罐体与循环管Ⅱ之间设置有连接管,将主罐体内未被吸收的氯气通过连接管通入循环管Ⅱ,并与循环管Ⅱ中的废液混合、反应,即通过副罐体辅助吸收主罐体中未被利用的氯气,使得氯气更充分地被利用。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通氯反应罐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大洋环境净化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大洋环境净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726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呼吸工作站
- 下一篇: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升降机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