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排气的燃气导热油循环加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75627.X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77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滔(广州)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7/00 | 分类号: | F24H7/00;F24H9/00;F24H9/18;F24H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张黎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排气 燃气 导热油 循环 加热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自动排气的燃气导热油循环加热系统,包括第一Y型油过滤器,第一Y型油过滤器与齿轮注油泵连接,齿轮注油泵与第一膨胀槽连接,第一膨胀槽与第一储油槽连接,第一储油槽和热媒循环泵连接,热媒循环泵与热载体加热炉连接,热载体加热炉连接到车间换热设备,车间换热设备与油气分离器连接,油气分离器分离出的导热油回流至热媒循环泵,油气分离器分离出的废气通过膨胀管送至第二膨胀槽,第二膨胀槽通过管道与第二储油槽连接,第二膨胀槽上还设置有氮封装置,本实用新型杜绝了设备运行过程中导热油喷油、泄漏等风险,并且可以循环使用导热油,延长导热油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导热油循环加热系统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排气的燃气导热油循环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燃气导热油循环加热系统一般为通过循环泵将导热油送入燃气锅炉加热至一定温度后经管道送至车间热交换设备,经过热交换后降温的导热油通过管道回流至循环泵入口,再一次送入燃气炉加热,如此循环。然而,现有的导热油循环加热系统不能实现自动排气,导热油内含蒸汽会导致循环泵压力和流量不稳定;膨胀槽容量过小且无防溢流装置,极端情况下导热油会从排气管喷出;原高位膨胀槽无氮封装置不符合安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自动排气的燃气导热油循环加热系统,主要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自动排气的燃气导热油循环加热系统包括第一Y型油过滤器、第二Y型油过滤器、第三Y型油过滤器、第一膨胀槽、第二膨胀槽、热载体加热炉和油气分离器,所述第一Y型油过滤器通过管道与齿轮注油泵连接,所述齿轮注油泵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膨胀槽连接,所述第一膨胀槽通过管道与第一储油槽连接,所述第一储油槽通过管道分别和第一热媒循环泵、第二热媒循环泵连接,所述第一热媒循环泵、第二热媒循环泵通过管道与所述热载体加热炉连接,所述热载体加热炉通过管道连接到车间换热设备,所述车间换热设备通过管道与所述油气分离器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分离出的导热油通过管道回流至所述第一热媒循环泵、第二热媒循环泵,所述油气分离器分离出的废气通过向上延伸的膨胀管送至所述第二膨胀槽,所述膨胀管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所述第二膨胀槽通过管道与第二储油槽连接,所述第二膨胀槽上还设置有氮封装置。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氮封装置包括氮气安全阀、供氮阀和泄氮阀,所述供氮阀和所述泄氮阀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膨胀槽连接,所述泄氮阀与所述第二膨胀槽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氮气安全阀。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热载体加热炉的一端设置有燃烧器,所述燃烧器与室外燃气管线连接,所述热载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空气预热器,所述空气预热器与鼓风机连接,所述空气预热器还与烟囱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油气分离器与所述第一热媒循环泵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Y型油过滤器,所述油气分离器与所述第二热媒循环泵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三Y型油过滤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热媒循环泵、第二热媒循环泵与所述热载体加热炉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双金属温度计,所述热载体加热炉与所述车间换热设备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双金属温度计。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热载体加热炉与所述车间换热设备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安全阀。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膨胀槽、第二膨胀槽、第一储油槽和第二储油槽上分别设置有放空阀,所述第一储油槽和所述第二储油槽上还分别设置有呼吸阀。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油气分离器与所述第一热媒循环泵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玻璃板式液面计。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油气分离器通过所述膨胀管向上连接所述第一膨胀槽,所述膨胀管与水平面夹角为30°。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膨胀槽和所述第二膨胀槽的容积为 8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滔(广州)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建滔(广州)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756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锰酸盐指数分析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储罐的接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