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数显电子标签及测线模块的网络配线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75865.0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72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曾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韶关市迅安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1/14 | 分类号: | H04Q1/14;G08C23/04;G09F9/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程毅 |
地址: | 512000 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武江南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数显 电子标签 模块 网络 配线架 | ||
一种带数显电子标签及测线模块的网络配线架,包括配线架本体以、多组网络直通模块、多组数码显示模块、多组红外接收模块、红外发射遥控器、USB端口、测线模块;各组网络直通模块、各组数码显示模块及各组红外接收模块分别左右间隔设置在配线架本体上,且多组数码显示模块分别上下对应设置在多组网络直通模块的上方、多组红外接收模块分别上下对应设置在多组数码显示模块的上方。配线架本体包括一前挡板及嵌入安装在该前挡板上的功能盒,多组网络直通模块、多组数码显示模块、多组红外接收模块、USB端口、测线模块均安装在功能盒内。本配线架,其电子标签设置简单方便且可读取并保存到电脑上;测线模块可测试网线通断,给网络管理和维护带来了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数显电子标签及测线模块的网络配线架。
背景技术
通常,现有网络配线架使用纸质标签来标示端口,网管在完成网络配线架的线路安装后,需要要对各个端口一一对应贴上标签,以便日后的检修和维护。目前对配线架端口进行标示通常使用两种方式;(1)使用专用的标签机和专用色带,现场打印标签贴到配线架上。(2)采用手写方式书写纸质标签然后粘贴到配线架上,此种方式会因为纸质、个人书写习惯等因素让其它人难以辨识。同时,采用粘贴的方式标签也很难贴得整齐美观。一次性粘贴大量标签纸也有可能造成人员失误,端口标示错误。这给日后的网络维护带来很大的不便。同时,在网络施工与运维中,网管经常要随身携带测线仪,通过外置的测线仪来测量网线的连通情况,但不是每次施工、运维都能记得携带测线仪,而不带测线仪工作又无法顺利进行,往返拿取测线仪的过程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带数显电子标签及测线模块的网络配线架,其自带数显电子标签和测线模块,电子标签设置简单方便、电子标签可读取并保存到电脑上,给网络管理和维护提供了更科学更有序的保障。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数显电子标签及测线模块的网络配线架,其包括配线架本体以及安装在配线架本体上的多组网络直通模块、多组数码显示模块、多组红外接收模块、红外发射遥控器、USB端口、测线模块;各组网络直通模块、各组数码显示模块及各组红外接收模块分别左右间隔设置在配线架本体上,且所述多组数码显示模块分别上下对应设置在所述多组网络直通模块的上方、所述多组红外接收模块分别上下对应设置在所述多组数码显示模块的上方;所述USB端口设置在所述配线架本体的一端,且位于所述多组数码显示模块的一侧;所述测线模块设置在所述配线架本体的一端,且位于所述USB端口的一侧,该测线模块包括一发射端口、一接收端口、一位于发射端口和接收端口之间的测线状态指示灯、一测线模块控制板。
进一步地,所述配线架本体包括一前挡板及嵌入安装在该前挡板上的功能盒;所述多组网络直通模块、多组数码显示模块、多组红外接收模块、USB端口、测线模块均安装在所述功能盒内并伸出功能盒的前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盒顶面上设置有一收纳槽,该收纳槽收纳有所述红外发射遥控器。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盒还内置有主控板、存储器、供电电源及所述测线模块控制板,所述多组数码显示模块、多组红外接收模块、USB端口、主控板、存储器、测线模块控制板及供电电源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配线架本体上位于USB端口的上方还设置有一电源开关。
优选地,所述配线架本体上设有两组网络直通模块、两组数码显示模块、两组红外接收模块;每组网络直通模块设有六个网络直通头、每组数码显示模块设有六个数码显示管,每个数码显示管与每个网络直通模块对应、每组红外接收模块设有六个红外接收器。
进一步地,所述数码显示管为三位数码显示管。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韶关市迅安安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韶关市迅安安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758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器结构
- 下一篇:一种自然对流的铝制散热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