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脱包皮套扎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79157.4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45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苟勇刚;李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德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26 | 分类号: | A61B17/326;A61B17/3205;A61B1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合***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脱包 皮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脱包皮套扎器,包括外环和内环,外环由两个半圆环一端铰接而成,两半圆环另一端通过卡接部卡紧,在该卡接处的外壁上连接有锁紧部件,在两个半圆环的外壁上分别加工一防滑部,且防滑部对称设置,所述内环沿其环身上加工有一环形凹槽,与所环形凹槽匹配套接有硅胶圈,在内环的两端上还分别加工有防脱翻边;通过内环上的防脱翻边以及凹槽的结构使得在临床使用时,避免了内环滑脱,而硅胶圈的设置使得包皮与其完全贴合,并使得包皮与其贴合面更为柔和体验感更好,而在取环时,通过防脱翻边的结构更快的取出内环,缩短了取环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脱包皮套扎器。
背景技术
包皮套扎器是依靠阻断多余包皮的血液循环,使其萎缩坏死、伤口自愈,达到去除多余包皮的手术目的,具有微创、无痛的特点,同时对预防艾滋病具有积极的效果,包皮套扎器根据儿童、成人划分为不同的规格,同时根据每个人体的差异由分为若干的规格型号,在现有的包皮套扎器在使用时往往由于在临床使用时,需要一定时间的穿戴,而穿戴过程中正常行走或轻微运动等因数往往容易造成内环和外环滑脱,给患者增加痛苦,造成二次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脱包皮套扎器,以避免内环滑脱,缩短取环时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脱包皮套扎器,包括外环和内环,所述外环包括两个半圆环,两个所述半圆环一端通过铰接部件铰接,两半圆环的另一端通过卡接部卡接,在该卡接处的外壁上连接有锁紧部件,两个所述半圆环的内壁上分别连接有片状的环切刀片,两个所述半圆环的外壁上分别加工若干防滑部,所述内环沿其环身上加工有一环形凹槽,与所环形凹槽匹配套接有硅胶圈,在内环的两端上还分别加工有防脱翻边。
优选地,所述环形凹槽的截面为“﹀”状结构,所述硅胶圈的截面为规则的圆环状结构或“﹀”状结构。
优选地,两半圆环上的所述防滑部分别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防脱翻边的边缘直径大于扣合后所述环切刀片的内径,以使得所述环切刀片的边缘部分置于所述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环切刀片自由伸出的边缘端与所述凹槽内壁留有容许包皮通过的间歇。
优选地,沿所述防脱翻边的一圈上还加工有若干弧形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且通过内环上的防脱翻边以及凹槽的结构使得在临床使用时,避免了内环滑脱,而硅胶圈的设置使得包皮与其完全贴合,并使得包皮与其贴合面更为柔和体验感更好,而在取环时,通过防脱翻边的结构更快的取出内环,缩短了取环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外环打开状态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向的剖视结构图。
附图中,外环1、铰接部11、防滑部12、卡接部13、环切刀片14、内环2、硅胶圈3、锁紧部件4、间歇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德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德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791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留置透析导管保护罩
- 下一篇:复合保温遮阳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