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板灯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79317.5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19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罗文博;黄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垅运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7/12;F21V19/00;F21V23/00;F21W107/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温宏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桂月***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板 灯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板灯具,其包括后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后壳内的光源;所述后壳具有开口,所述光源平行于所述开口;当所述光源被驱动时,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从所述开口均匀射出。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所述后壳内设置平行于所述开口的光源,当所述光源被驱动而发出光线时,所述光线能够从所述开口均匀的发射出去,从而使得所述背板灯具出光均匀,优化了所述背板灯具的出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板灯具
背景技术
目前,轨道列车中使用的背板灯光源大多都是采用背光屏,其发光原理是采用侧发光带结合导光板、反光膜进行发光显示,但是应用于一些发光面积较大的背板灯具,单侧一排灯珠的发光效果会导致发光不均匀,从而极大影响背板灯具的出光效果。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背板灯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背板灯具内设置单侧一排灯珠导致发光不均匀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背板灯具,其包括后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后壳内的光源;所述后壳具有开口,所述光源平行于所述开口;当所述光源被驱动时,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从所述开口均匀射出。
所述背板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封装片以及夹设于所述基板和所述封装片之间的芯片。
所述背板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背离所述开口一侧设置有衬垫,所述衬垫贴合于所述光源上。
所述背板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包括底面和沿所述底面的周向设置的侧边;所述底面与所述开口相对,所述底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安装部,所述光源通过若干个所述第一安装部安装于所述底面上。
所述背板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向远离所述开口的方向凹陷形成沉槽,所述沉槽内设置有驱动器,所述驱动器与所述光源电连接。
所述背板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槽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安装部,每个所述第二安装部均一端与所述沉槽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器固定连接。
所述背板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背离所述底面一侧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为两个,两个所述延伸部对称分布于所述光源的两侧;每个所述延伸部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
所述背板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上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一端与所述底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衬垫抵接。
所述背板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处设置有前盖,所述底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安装部,每个所述第三安装部均一端与所述平直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前盖连接。
所述背板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槽上设置有走线孔,所述走线孔上设置有护线圈。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所述后壳内设置平行于所述开口的光源,当所述光源被驱动而发出光线时,所述光线能够从所述开口均匀的发射出去,从而使得所述背板灯具出光均匀,优化了所述背板灯具的出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背板灯具的第一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背板灯具的第二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背板灯具的第三视图;
图4为图1中A-A处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光源与所述衬垫的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垅运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垅运照明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793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土建工程施工用塔吊结构
- 下一篇:安装T型球墨铸铁管的滑轮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