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分段空场法回采率及降低贫化率的巷道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81694.2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31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程传钊;徐万寿;普绍云;麦宗华;孙卫;陈浩;陈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21C41/16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李秀娟;何晓钧 |
地址: | 653405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分段 空场 回采 降低 贫化 巷道 布置 结构 | ||
1.一种提高分段空场法回采率及降低贫化率的巷道布置结构,包括凿岩平巷(1)、出矿进路(2)、沿脉巷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沿脉巷道(3)布置在脉内下盘偏下一定距离,所述出矿进路(2)间隔布置在沿脉巷道(3)一侧或两侧并与沿脉巷道连通,所述凿岩平巷(1)沿脉内下盘布置且与出矿进路(2)端头上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分段空场法回采率及降低贫化率的巷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矿进路(2)与沿脉巷道(3)呈50-70度角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提高分段空场法回采率及降低贫化率的巷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矿进路(2)与沿脉巷道(3)呈60度角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分段空场法回采率及降低贫化率的巷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定距离为2-4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分段空场法回采率及降低贫化率的巷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沿脉巷道同侧的出矿进路(2)间距为10-15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提高分段空场法回采率及降低贫化率的巷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沿脉巷道同侧的出矿进路(2)间距为11-13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分段空场法回采率及降低贫化率的巷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沿脉巷道(3)与沿脉干线交叉口设置装车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未经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8169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