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桨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82426.2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05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廖品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速亿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32 | 分类号: | B64C27/32;B64C27/14;B64D27/26;B64D4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桨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桨叶结构,包括用于安装在无人机的电机座上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的底部设有卡位结构,所述电机座上设有供所述卡位结构配合卡接的限位结构,其中,该限位结构与所述电机座转动连接;通过上述设计,从而能够简单快速的拆卸及组装桨叶结构与电机座,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的特点;另外,通过卡位块与导向结构配合,可避免正反桨安装错误情况;而且,通过发光组件的设计,增加了无人机夜间飞行乐趣,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实用价值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桨叶结构。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
目前,随着无人机技术平民化过程的加速推进,多旋翼飞行器(无人机)开始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在实际使用中,飞行器需要频繁在保存场地和使用场地之间、或者两个使用场地之间进行转场运输,为了保证输运安全,通常采用的输运方式为:在运输始发地,将飞行器的桨叶与驱动电机拆卸分离;然后运输已拆卸分离的桨叶与驱动电机;在运输终点地,再将桨叶与驱动电机组装。
可见,如何简单快速高效的拆卸和组装桨叶与驱动电机,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有必要针对这类无人机发光桨叶的结构进行研究和改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故提出本申请的构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机桨叶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桨叶结构,包括用于安装在无人机的电机座上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的底部设有卡位结构,所述电机座上设有供所述卡位结构配合卡接的限位结构,其中,该限位结构与所述电机座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位结构上具有锁紧块,所述限位结构上具有供所述锁紧块穿入的开口,所述开口一侧具有用于供所述锁紧块配合锁紧的阻挡部,所述锁紧块与所述阻挡部相互抵压。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结构上具有凸起的导向结构,所述卡位结构上具有能够卡设在所述导向结构上的、并与其配合滑动的卡位块。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位块卡设在所述导向结构的内侧或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安装结构还包含壳体,所述壳体上布置有发光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结构上装配有至少两个叶体,所述壳体与所述卡位结构之间具有供所述叶体安装的安装座,所述叶体的一端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通过固定件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容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及固定在所述叶体表面的灯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带的一端穿入所述壳体内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壳体底部开有供所述灯带穿入的穿孔,且所述叶体上开有供所述灯带容置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座的动力轴上套设有弹性件,所述安装座底部开有用于套设在动力轴上的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通过连接块与所述卡位结构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上具有通孔,且所述通孔与所述壳体和所述安装座的安装孔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种无人机桨叶结构,包括用于安装在无人机的电机座上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的底部设有卡位结构,所述电机座上设有供所述卡位结构配合卡接的限位结构,其中,该限位结构与所述电机座转动连接;通过上述设计,从而能够简单快速的拆卸及组装桨叶结构与电机座,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速亿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速亿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824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轴机械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玻璃密度计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