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溶性硫磺的急冷生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83064.9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53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延臻;张廷廷;张桁锴;王延章;宋春敏;段红玲;张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C01B17/12 | 分类号: | C01B17/12;F25D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溶性 硫磺 生产 设备 | ||
一种不溶性硫磺的急冷生产设备,其特征包括泵、环形聚合反应器、漏槽、急冷槽、传送带、切断机、提升机、烘干机,其中泵与环形聚合反应器中心槽相连,环形聚合反应器外槽与漏槽相连,漏槽位于急冷槽上方,急冷槽底部有传送带,传送带与切断机相连,切断机与提升机相连,提升机与烘干机相连。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领域,涉及到一种不溶性硫磺的急冷生产设备。国际专利分类属于C01B 17/12。
背景技术
不溶性硫磺(Insoluble sulfur,简称IS)亦称μ型硫,是由普通硫磺经开环聚合形成的长链聚合硫,因其不溶于二硫化碳而得名。不溶性硫磺主要用作橡胶的硫化剂,被广泛用于子午线轮胎的生产,具有高分散性,高温稳定性,被用于橡胶混炼能够有效避免胶料喷霜,硫化效果好。随着国内对子午线胎的需求不断增大,对不溶性硫磺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用普通硫磺生产不溶性硫磺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不溶性硫磺制备方法主要有接触法、气化法、熔融法等。其中,接触法主要是以硫化氢为原料,在酸性介质反应器中进行催化氧化反应,制备不溶性硫磺产品的方法。而气化法、熔融法均是以普通硫磺为原料,利用硫磺经热激发开环聚合机理,制备不溶性硫磺。
(1)接触法
接触法是以H2S为原料,依靠NOx+Fe3+催化氧化作用,生产不溶性硫磺的方法[30]。具体步骤如下:将高含量的H2S气体(浓度大于70%)和O2通入含有强氧化剂HNO3和FeCl3水溶液,在氧化还原作用下生成不溶性硫磺。接触法制备不溶性硫磺反应机理是:H2S在强氧化剂HNO3和Fe3+的作用下,被部分氧化成SO32-,以及还原产物NO;SO32-与H2S反应生成不溶性硫磺,而还原产物NO被通入的O2氧化生成NO2,NO2接着与H2S反应生成不溶性硫磺;Fe3+也与H2S反应生成不溶性硫磺和Fe2+,其中Fe2+又被NO2氧化成了Fe3+,从而实现 FeCl3水溶液的循环使用。
接触法与传统生产不溶性硫磺的方法相比,避免了高温腐蚀生产设备的优点,为石油化工和煤化工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处理H2S废气的方法。但是H2S有剧毒,对生产设备的密封性要求高,而且由于气源限制,很难实现大规模生产,另外技术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有待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2)气化法
气化法和熔融法是生产不溶性硫磺最传统的方法。其中气化法是将普通硫磺与适量稳定剂混合均匀,加入到反应器中,置于密闭的管式加热炉中进行熔化并将温度提高到500-700℃,过热的硫蒸气利用反应器自身的压力以很高的速度喷入含稳定剂的冷却介质中进行急冷,可以获得一种塑性硫。由于该聚合反应为可逆反应,急冷过后,有部分聚合硫会向可溶硫转变,所以得到的塑性硫产物是一种混合物。接着将塑性硫置于一定温度下固化,然后粉碎。为了得到高含量的不溶性硫磺产品,一般还要用CS2溶液对其进行萃取,后经抽滤或离心分离,除去萃取剂二硫化碳,余下的颗粒物经过干燥处理后就是所得产品。
气化法工艺相对其他工艺而言比较成熟的,它的最突出的一个优点就是所得产品中所含的不溶性硫磺较高,因此这类工艺在国内外生产厂家的首选。缺点是反应处于高温的状态,设备要求高、能耗高且腐蚀严重,生产过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此工艺所使用的萃取剂二硫化碳会对人的神经和血管造成一定的损害,并会引起中毒,同时也是易爆危险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830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