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粒子探测器支撑腿高海拔安装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84265.0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15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宇舟;周曦;蓝天;刘春;刘佳;郑云德;李阳;黄静;吴月;阳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T7/00 | 分类号: | G01T7/00;G01C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张锡军;何强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粒子 探测器 支撑 海拔 安装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粒子探测器支撑腿高海拔安装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架,定位架上设置有导向套,定位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一柔性吊绳,第一柔性吊绳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配重,第一支撑件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校准件,第一校准件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校准刻度;第二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二柔性吊绳,第二柔性吊绳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配重,第二支撑件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校准件,第二校准件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校准刻度。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第一校准件和第二校准件对定位架进行竖直度检测,当出现倾斜时可以及时进行定位架水平度调整,从而避免钢管倾斜程度越来越大,保证钢管的竖直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粒子探测器安装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磁粒子探测器支撑腿高海拔安装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英文简称LHAASO)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立项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该装置由电磁粒子探测器(ED)阵列、缪子探测器(MD)阵列、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WCDA)、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阵列(WFCTA)等组成。其主要科学目标为,探索高能宇宙线起源,开展相关的宇宙演化、高能天体演化和暗物质的研究。该项目位于高海拔地区,平均海拔高度为4410米,需要在地面上布置5242个ED(电磁粒子探测器)设备。经考察,该地区为古冰体遗迹区域,处于高海拔断层破碎地带,土质为沙石地,现场砂石层较厚,岩石较多,积雪期长,气温偏低,高寒缺氧,冰冻期长,季节性冻土深度大(其冬季时的冻土深度达到1.67m),且为8度地震设防区。同时,由于建设资金的限制,对于安设在湿地部位的电磁粒子探测器,无法采用先将其下方湿地淤泥挖出后,再设置砼支墩的常规处理方法。因为业主方为了控制投资资金,故电磁粒子探测器采取了如下极为简易的安设方式---在每个电磁粒子探测器下方,仅仅设置4根外直径Φ51镀锌钢管来做探测器“支撑腿”,然后将此4个“支撑腿”打入湿地等土壤中的简易生根安设方式。根据设计要求,4根钢管相互之间垂直中心点误差要求控制在3mm,且尽可能保持竖直。
目前的常规做法是采用建筑工程打桩基的方式---先用电动锤逐根将外直径Φ51的钢管下半截部分垂直打入地里面;随后再在探测器安设高度处,对4根管道进行水平切割,使得切割后管道顶部高度与探测器安设高度一致,然后将探测器底座安装到4根钢管上。但由于此“支撑腿”的工程常规打桩做法,是对每个桩独立进行打桩,每根桩的倾斜度不一致,打桩后的钢管(4根钢管为一组)相互之间的中心距误差,无法达到业主要求在3mm精度以内的控制要求。
申请号为201911007749.8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负压筒式先桩法导管架打桩定位导向装置,包括定位架,定位架上固定4个导向桩套,打桩时,利用4个导向桩套对4根钢管进行定位,保证4根钢管的位置精度。但在打桩过程中,定位架可能会倾斜,导致钢管倾斜,影响施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磁粒子探测器支撑腿高海拔安装定位装置,可保证钢管打桩的位置精度,且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实时观测钢管是否倾斜,当钢管倾斜时可以及时进行调整,以保证钢管的竖直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磁粒子探测器支撑腿高海拔安装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架,所述定位架上设置有竖直的导向套,所述定位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一柔性吊绳,第一柔性吊绳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配重,第一支撑件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校准件,所述第一校准件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校准刻度;第二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二柔性吊绳,第二柔性吊绳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配重,第二支撑件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校准件,第二校准件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校准刻度,且第一校准刻度所在的侧面垂直于第二校准刻度所在的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架包括上框架和下框架,所述上框架通过竖直的连接梁与下框架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均包括由4根横梁围成的矩形框,相邻两横梁之间设置有加强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842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