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机后盖的压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85243.6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19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天浩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3 | 分类号: | H05K5/03;H01M50/244;H01M50/247;H01M50/264;H01M10/613;H01M10/623;H01M10/653;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62700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压紧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机后盖的压紧结构,包括手机后盖主体、金属弹片和插接件,所述手机后盖主体由底板和侧板共同构成,且底板和侧板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金属弹片通过固定栓与底板固定在一起,金属弹片上设置有凸起部,且凸起部两端分别连接有尾部和连接部,所述固定栓位于第一安装槽内,所述侧板内侧面上设置有凸块,且凸块顶部与第二安装槽底部位于同一高度,所述插接件通过连接杆与凸块和第二安装槽相连,连接杆上套装有弹簧,所述侧板与侧板连接处粘接固定有压紧条。该手机后盖的压紧结构,结构设置合理,通过设置金属弹片,使凸起部压紧在电池上,避免电池松动,且导热金属材质增强散热效果,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机后盖的压紧结构。
背景技术
手机后盖主要起固定和保护电池及电路板的作用,由于考虑到手机后盖与手机之间的组装误差,当手机盖上手机后盖后,手机后盖与装入手机的电池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该间隙会造成电池松动,从而使电池与电路板之间的电极接触不良,影响手机功能,目前市场上的手机后盖通常采用在其内表面上粘贴海绵或胶条,从而消除间隙、压紧电池,然而紧贴在电池表面的海绵或胶条会影响电池的散热效果,且手机后盖通常卡装在手机上,与手机之间连接不紧密,当手机掉落发生碰撞时,手机后盖可能与手机相分离。
为了解决目前市场上所存在的缺点,急需改善手机后盖压紧结构的技术,能够更好的保证手机的安全作业,促进手机行业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后盖的压紧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机后盖的压紧结构,包括手机后盖主体、金属弹片和插接件,所述手机后盖主体由底板和侧板共同构成,且底板和侧板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金属弹片通过固定栓与底板固定在一起,金属弹片上设置有凸起部,且凸起部两端分别连接有尾部和连接部,所述固定栓位于第一安装槽内,所述侧板内侧面上设置有凸块,且凸块顶部与第二安装槽底部位于同一高度,所述插接件通过连接杆与凸块和第二安装槽相连,连接杆上套装有弹簧,所述侧板与侧板连接处粘接固定有压紧条。
优选的,所述底板内侧面中部等间距开设有三个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截面呈梯形状,第一安装槽与金属弹片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金属弹片由凸起部、尾部和连接部共同构成,金属弹片为左右对称结构。
优选的,所述凸起部截面呈弧形,凸起部和尾部均位于底板的内侧面上方,凸起部的宽度宽于尾部和连接部,连接部连接凸起部与第一安装槽内的金属弹片。
优选的,所述手机后盖主体呈无盖方盒状,压紧条设置在手机后盖主体侧面的四角处,压紧条外侧面呈锯齿状,且相邻两个压紧条的锯齿朝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插接件截面呈多个梯形叠放在一起状,插接件共设置有十个,插接件下方连接有呈圆柱形的连接杆,插接件对称分布在左右两侧的侧板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槽与凸块相对应,连接杆底部的一半与第二安装槽相连,连接杆底部的另一半固定在凸块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手机后盖的压紧结构,结构设置合理,通过设置金属弹片,使凸起部压紧在电池上,避免电池松动,且导热金属材质增强散热效果,延长电池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插接件和压紧条,使手机后盖主体与手机之间连接更加紧密,通过设置金属弹片和弹簧,增加缓冲保护效果,有效防止手机的脱落,能够更好的保证手机的安全作业,促进手机行业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仰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B-B面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A-A面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天浩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天浩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852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