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刻度的排液抽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86876.9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11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范新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胡文强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刻度 抽吸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刻度的排液抽吸装置,包括储液筒、针头、气束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液筒为圆柱形,同时储液筒的筒壁上设有刻度线,其中的针头设于储液筒的注液口一端,所述的气束轮采用基材橡胶制作,气束轮设于储液筒的另一端,气束轮和储液筒之间通过卡扣结构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新型的排液抽吸装置采用的气束轮,可以通过挤压形成负压的压力差,针对儿科用的剂量都是小型,使得在抽吸药液和麻药的过程中不费力,且挤压抽取和刻度线结构共同保障抽吸剂量的准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行业,具体是指一种带有刻度的排液抽吸装置。
背景技术
医院里儿科使用的穿刺针针头比较长,且大部分采用的是活塞式注射器,由于儿童的韧带发育还不成熟,在穿刺时的阻挡感很弱,这样穿刺深浅度很难控制,容易穿刺过深伤及儿童,还有可能损伤骨髓或造成更严重的事故。当患有胸腹腔积液病症需抽取积液时,因为活塞式的注射器是费力结构,时而导致穿刺失效,不能抽放积液,再次操作则增加患者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带有刻度的排液抽吸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刻度的排液抽吸装置,包括储液筒、针头、气束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液筒为圆柱形,同时储液筒的筒壁上设有刻度线,其中的针头设于储液筒的注液口一端,所述的气束轮采用基材橡胶制作,气束轮设于储液筒的另一端,气束轮和储液筒之间通过卡扣结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新型的排液抽吸装置采用的气束轮,可以通过挤压形成负压的压力差,针对儿科用的剂量都是小型,使得在抽吸药液和麻药的过程中不费力,且挤压抽取和刻度线结构共同保障抽吸剂量的准确性,同时本装置为一次性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较同类产品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作为改进,所述的针头通过套筒结构与储液筒之间摩擦固定。
作为改进,所述的气束轮的表面设有螺旋线的防滑花纹。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带有刻度的排液抽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储液筒,2、针头,3、气束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一种带有刻度的排液抽吸装置,包括储液筒1、针头2、气束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液筒1为圆柱形,同时储液筒1的筒壁上设有刻度线,其中的针头2设于储液筒1的注液口一端,所述的气束轮3采用基材橡胶制作,气束轮3设于储液筒1的另一端,气束轮3和储液筒1之间通过卡扣结构固定连接。
所述的针头2通过套筒结构与储液筒1之间摩擦固定。
所述的气束轮3的表面设有螺旋线的防滑花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新型的排液抽吸装置为一次性产品,使用过程中通过挤压气束轮形成负压力差,配合刻度线,抽吸注射药液或者麻药,以及清理吸取积液,可以有效地防止移位而需再次穿刺,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同时减少了患儿的痛苦。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本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868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