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油泥模型工作台点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88289.3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48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分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昆竹塑料制品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25 | 分类号: | B26D1/25;B26D7/02;B26D7/20;B26D5/08;B26D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涂琪顺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河北区天津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油泥 模型 工作台 加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油泥模型点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油泥模型工作台点加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的一端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端的中部连接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内侧的中部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旋转连接有旋转连接板,所述旋转连接板的顶端固定有收集孔。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伺服电机、旋转螺杆、滑块、测量尺、量角器、调节螺母、推送腔、标记笔、推送伸缩杆、切削刀、第二旋转电机、收集箱和收集孔,零件之间相互配合相互作用,便于对油泥进行模型测量定点,便于对定点好的油泥进行轮廓切削,切削时较为省时省力,便于对切削的油泥废渣进行收集,便于回收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油泥模型点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油泥模型工作台点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等机械领域产品的设计制造中,常常会将设计出来的图纸及三维造型通过制作油泥模型的方式使思维物化,以直观显示设计的实际效果,也便于做相应的改进。
现有的汽车油泥模型工作台点加工装置大都在对油泥进行加工时,只是将油泥放置到加工台上稳固性较差,在加工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移动,使得加工的质量出现误差,影响模型的质量,现有的汽车油泥模型工作台点加工装置大都是时人工测量定点容易出现误差,且现有的汽车油泥模型工作台点加工装置大都不可对油泥废渣进行收集,不利于油泥回收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汽车油泥模型工作台点加工装置大都在对油泥进行加工时,只是将油泥放置到加工台上稳固性较差,在加工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移动,使得加工的质量出现误差,影响模型的质量,现有的汽车油泥模型工作台点加工装置大都是时人工测量定点容易出现误差,且现有的汽车油泥模型工作台点加工装置大都不可对油泥废渣进行收集,不利于油泥回收利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油泥模型工作台点加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汽车油泥模型工作台点加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的一端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端的中部连接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内侧的中部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旋转连接有旋转连接板,所述旋转连接板的顶端固定有收集孔,所述旋转连接板顶端的中部固定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顶端固定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一端滑动连接有吸附夹块,所述放置板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反弹弹簧,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固定块,所述连接固定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支撑杆的内侧固定有滑槽,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顶端连接有第三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固定有第二旋转电机,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端旋转连接有切削刀,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一端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旋转连接有旋转螺杆,所述旋转螺杆的外侧,且位于滑动板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端固定有第四电动伸缩杆,所述第四电动伸缩杆的底端旋转连接有测量尺,所述第四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固定有量角器,所述量角器一侧的底端旋转连接有调节螺母,所述测量尺的一侧的一端连接有推送腔,所述推送腔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标记笔,所述标记笔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有推送伸缩杆,所述推送腔的顶端旋转连接有旋转螺盖。
优选的,所述放置板内侧的大小与反弹弹簧的大小相匹配,所述滑杆一端外侧的大小与放置板内侧的大小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放置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吸盘,所述吸附夹块的数量有一组对称分布在放置板的两端,所述滑杆的数量有一组对称分布在放置板内侧的两端,所述反弹弹簧的数量有一组对称分布在放置板内侧的两端,且位于滑杆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滑动板内侧的大小与滑块外侧的大小相匹配,所述第四电动伸缩杆底端的中部旋转连接有合页。
优选的,所述量角器一端的内侧固定有旋转滑槽,所述调节螺母一端外侧的大小与旋转滑槽内侧的大小相匹配,所述推送腔内侧的大小与标记笔外侧的大小相匹配,所述旋转螺盖底端外侧的大小与推送腔内侧顶端的大小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昆竹塑料制品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昆竹塑料制品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882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冷却的汽车零部件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机械制造的快速夹紧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