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型带举升结构挂车空气悬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88333.0 | 申请日: | 2020-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04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丁明灼;高文瑞;孔维煜;张远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山三星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10 | 分类号: | B60G11/10 |
代理公司: | 济宁汇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54 | 代理人: | 黄美珍 |
地址: | 2726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型 带举升 结构 挂车 空气 悬架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型带举升结构挂车空气悬架系统,包括两个板簧支架、两个主板簧和轮轴,两个板簧支架之间的底部分别与固定轴的两端固定穿插连接,两个主板簧的一端分别穿插设置在两个板簧支架内壁的底部,且固定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主板簧的一端转动穿插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举升气囊可以对主板簧进行正常的举升作业,通过第二举升气囊可以对副板簧进行举升作业,同时主板簧和副板簧一体成型,可以对整个板簧进行双点支撑,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两个第二举升气囊可以对两个第一举升气囊起到促进的作用,大大降低第一举升气囊和第二举升气囊的单体载荷,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悬挂系统,特别涉及一种轻型带举升结构挂车空气悬架系统,属于空气悬架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空气悬架从十九世纪中期诞生以来,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经历了“气动弹簧-气囊复合式悬架→半主动空气悬架→中央充放气悬架(即ECAS电控空气悬架系统)”等多种变化型式。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被应用在载重车、大客车、小轿车及铁道汽车上。
传统的空气悬挂系统举升机构复杂,且举升机构质量大,为了降低质量一般采用空气式可调悬架结构,而现有的轻型挂车空气悬架系统举升支撑点单一,举升结构载荷大,使用寿命短,且现有的轻型挂车空气悬架系统不具备横向支撑结构,板簧容易发生横向偏移,危害行车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型带举升结构挂车空气悬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轻型挂车空气悬架系统举升支撑点单一,举升结构载荷大,使用寿命短以及不具备横向支撑结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型带举升结构挂车空气悬架系统,包括两个板簧支架、两个主板簧和轮轴,两个所述板簧支架之间的底部分别与固定轴的两端固定穿插连接,两个所述主板簧的一端分别穿插设置在两个板簧支架内壁的底部,且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主板簧的一端转动穿插连接,两个所述主板簧的中部通过两个安装组件分别固定安装在轮轴两端的底部,两个所述主板簧另一端的顶部通过两个垫板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举升气囊,两个所述主板簧的一端分别设有两个一体成型的副板簧,两个所述板簧支架的底端分别固定设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一端的顶部通过两个第二举升气囊分别与两个副板簧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板簧支架内壁的顶部通过两个减震器分别与轮轴内侧的两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板簧支架的边侧通过四个斜撑板分别与两个支撑板两侧的中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安装组件分别包括两个盖板、两对板簧座和两对U型螺栓,两个所述盖板分别置于轮轴两端的顶部,两对所述板簧座分别夹设在两个主板簧的中部,两个所述盖板通过两对U型螺栓分别与两对板簧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轴与轮轴之间设有横撑组件,所述横撑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柱和两个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均与固定轴边侧的中部铰接,两个所述滑柱的一端分别与两个主板簧内侧的中部铰接,两个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分别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柱的另一端分别滑动插入两个滑槽的内部,且两个所述滑柱的另一端通过两个弹簧分别与两个滑槽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设有弹性板,两个所述支撑柱内侧的中部分别与弹性板的两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山三星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梁山三星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883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挂车牵引座加强结构
- 下一篇:一种后双桥平衡悬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