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散热的LED灯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91491.1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56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沈永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永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K9/232 | 分类号: | F21K9/232;F21K9/237;F21K9/235;F21V17/12;F21V17/10;F21V29/507;F21V29/74;F21V19/00;F21V29/60;F21V29/89;F21V31/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许建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散热 led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散热的LED灯,包括LED灯壳,所述LED灯壳的底部中央位置处焊接有螺纹连接头,所述螺纹连接头的底部中央位置处焊接有电接触块,所述LED灯壳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座,且LED灯壳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散热鳍片,所述LED灯壳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底部焊接有螺纹套,且连接座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LED灯罩。该便于散热的LED灯,通过贯穿LED灯壳的第一空心管和第二空气管,可以提高LED灯壳内部热量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积,并在金属吸热套和吸热杆对LED灯壳内的热量吸收并传递作用下,LED灯壳内的空气与热量进行冷热交换,实现LED灯的散热,散热鳍片进一步的将热量散出,进一步的提高LED灯的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散热的LED灯。
背景技术
LED灯的基本结构是一块电致发光的半导体材料芯片,用银胶或白胶固化到支架上,然后用银线或金线连接芯片和电路板,然后四周用环氧树脂密封,起到保护内部芯线的作用,最后安装外壳,所以LED灯的抗震性能好。
然而,现有的LED灯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会集聚在LED灯的内部,高温状态下容易损坏LED灯的使用寿命,现有的LED灯大多通过灯罩外壁上的散热鳍片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差,散热效率低,难以快速的进行散热,另外,现有的LED灯内的灯珠难以便捷的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散热的LED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LED灯散热效果差,散热效率低和灯珠更换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散热的LED灯,包括LED灯壳,所述LED灯壳的底部中央位置处焊接有螺纹连接头,所述螺纹连接头的底部中央位置处焊接有电接触块,所述LED灯壳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座,且LED灯壳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散热鳍片,所述LED灯壳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底部焊接有螺纹套,且连接座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LED灯罩,所述LED灯壳的一侧内壁上焊接有第一空心管,且LED灯壳的一侧内壁上靠近第一空心管的一侧位置处焊接有第二空气管,所述第一空心管和第二空气管的一侧外壁上均焊接有金属吸热套,所述LED灯壳的内部中央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穿线管,所述穿线管的一侧内壁上嵌入有保温层,且穿线管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与金属吸热套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吸热杆,所述连接座的顶部中央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LED封座,所述LED封座的顶部中央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LED灯珠。
优选的,所述螺纹连接头与连接座之间通过螺纹旋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空心管和第二空气管垂直交叉,且第一空心管和第二空气管之间的角度为90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空心管和第二空气管贯穿通过LED灯壳。
优选的,所述LED灯罩为空心半球体结构,所述螺纹连接头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螺纹槽。
优选的,所述穿线管与LED封座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散热的LED灯,通过贯穿LED灯壳的第一空心管和第二空气管,可以提高LED灯壳内部热量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积,并在金属吸热套和吸热杆对LED灯壳内的热量吸收并传递作用下,LED灯壳内的空气与热量进行冷热交换,实现LED灯的散热,散热鳍片进一步的将热量散出,进一步的提高LED灯的散热效果,也有效的保证了LED灯壳的密封性,避免水分和灰尘进入LED灯壳内造成LED灯损坏,提高LED灯的使用寿命,另外,通过连接座与螺纹套的螺纹旋合连接,将LED灯罩旋下,可以实现便捷快速更换LED灯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永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永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914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操作AR眼镜的数据手套
- 下一篇:一种设有斜拉增强机构的光伏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