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溢血的动脉穿刺针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93503.4 | 申请日: | 2020-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06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姚娟;朱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53 | 分类号: | A61B5/153;A61B5/0215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刘静宇 |
地址: | 21516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溢血 动脉 刺针 | ||
一种防止溢血的动脉穿刺针,包括留置针和穿过留置针的穿刺针,所述留置针包括三通阀门、筒状的容纳部和与容纳部端部连通的针管,所述容纳部上侧垂直设有一个与容纳部连通的套管;所述三通阀门的第一出口端密封且可上下滑动的穿过套管,容纳部内壁下部与套管相对应位置垂直设有一封管;封管形状与第一出口端下部相适应;所述第一出口端下部对称设有一对通孔,第一出口端的带有通孔部位在向下移动并完全进入封管时,封管将通孔和第一出口端封闭;所述穿刺针穿过通孔;本实用新型的防止溢血的动脉穿刺针,拔针时无需按压针管,可有效防止溢血,操作方便且高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脉穿刺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溢血的动脉穿刺针。
背景技术
动脉穿刺术可用于采集动脉血标本,对危重病人进行动态血气分析、电解质及动脉血压检测等,在各大医院已经广泛应。
当前动脉穿刺术所使用的直行式动脉穿刺针,在穿刺成功后拔掉针芯时,如果止血不到位,经常会导致动脉血大量溢出甚至喷出,造成污染,使护理人员的感染风险陡增,有时还会引起患者恐慌,进而导致医患矛盾的产生,这种动脉穿刺针拔掉针芯时一般采用按压或止血夹来防止溢血,但是人工按压的效果并不理想,止血夹防止溢血的效果相对好一些,但仍不能做到完全防止溢血,且操作上更为麻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止血效果好,操作方便的动脉穿刺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止溢血、操作方便的动脉穿刺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溢血的动脉穿刺针,包括留置针和穿过留置针的穿刺针,所述留置针包括三通阀门、筒状的容纳部和与容纳部端部连通的针管,所述容纳部上侧垂直设有一个与容纳部连通的套管;
所述三通阀门包括第一出口端、第二出口端和第三出口端;
所述三通阀门的第一出口端密封且可上下滑动的穿过套管,容纳部内壁下部与套管相对应位置垂直设有一封管;封管形状与第一出口端下部相适应;
所述第一出口端下部对称设有一对通孔,第一出口端的带有通孔部位在向下移动并完全进入封管时,封管将通孔和第一出口端封闭;
所述穿刺针穿过通孔。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出口端下部的直径大于套管直径。
优选的是,所述三通阀门的第二出口端上设有肝素帽。
优选的是,还包括用于封闭容纳部的远离针管一端的盖子。
优选的是,所述容纳部的远离针管一端上设有外螺纹。
优选的是,所述盖子具有与外螺纹相适应的内螺纹。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出口端底部封闭。所述第一出口端底部外侧为凸起的弧面。
本实用新型的防止溢血的动脉穿刺针,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防止溢血的动脉穿刺针,穿刺针穿过第一出口端下部的通孔,在穿刺成功后拔针时,拔出穿刺针的同时向下按压三通阀门,使穿刺针退出通孔的同时,第一出口端下部迅速进入封管内,第一出口端的通路被封闭,从而起到防止溢血的效果,拔针时无需按压针管,且有利于拔针时,针管向血管内的进一步推进,操作方便且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防止溢血的动脉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留置针,2-穿刺针,3-三通阀门,301-第一出口端,302-第二出口端,303-第三出口端,4-容纳部,5-针管,6-套管,7-封管,8-通孔,9-肝素帽,10-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城医院,未经苏州科技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935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编织机的出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单玻单孔护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