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卸焦卷扬机钢丝绳脱槽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95281.X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45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陈长卫;孙正清;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38 | 分类号: | B66D1/38;B66D1/2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陈秋明 |
地址: | 21003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卷扬机 钢丝绳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防止卸焦卷扬机钢丝绳脱槽的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和轴向引导装置;所述轴向引导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上的滑轨、在滑轨内沿着卸焦卷扬机卷筒的轴向滑动的双滑轮座;所述双滑轮座的两个滑轮的滑轮槽相对设置,两个相对的滑轮槽之间形成穿设区域,卸焦卷扬机的钢丝绳从该穿设区域穿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装置通过设置滑轨和双滑轮座,当卷筒转动时,钢丝绳在卷筒轴向上移动,并带动双滑轮座跟随滑动,从而利用两个带槽的滑轮限制钢丝绳在卷筒轴向上的突然窜动,使其轴向移动更加稳定,减少脱槽风险。通过设置滚筒,当钢丝绳在卷筒的径向窜动,有脱槽风险时,滚筒能够及时压住钢丝绳避免钢丝绳脱出,进一步减少脱槽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扬机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卸焦卷扬机钢丝绳脱槽的装置。
背景技术
钢铁企业卸焦用的卸焦卷扬机的钢丝绳经常从卷筒的沟槽中脱出,造成卸焦作业无法进行,理时间少则1-2小时长则半天,严重影响生产。目前常用的防脱槽装置不能有效防止钢丝绳脱槽的发生,只能提供脱槽后的报警工作,且不适用于卸焦场地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卸焦卷扬机钢丝绳脱槽的装置,该装置能够防止卸焦卷扬机的钢丝绳从卷筒的沟槽中脱出。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止卸焦卷扬机钢丝绳脱槽的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和轴向引导装置;所述轴向引导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上的滑轨、在滑轨内沿着卸焦卷扬机卷筒的轴向滑动的双滑轮座;所述双滑轮座的两个滑轮的滑轮槽相对设置,两个相对的滑轮槽之间形成穿设区域,卸焦卷扬机的钢丝绳从该穿设区域穿过。
其中,还包括径向引导装置,所述径向引导装置包括两个滚筒,所述两个滚筒沿着卷筒的轴向延伸,滚筒表面与卷筒表面的距离不大于钢丝绳的直径。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装置通过设置滑轨和双滑轮座,当卷筒转动时,钢丝绳在卷筒轴向上移动,并带动双滑轮座跟随滑动,从而利用两个带槽的滑轮限制钢丝绳在卷筒轴向上的突然窜动,使其轴向移动更加稳定,减少脱槽风险。通过设置滚筒,当钢丝绳在卷筒的径向窜动,有脱槽风险时,滚筒能够及时压住钢丝绳避免钢丝绳脱出,进一步减少脱槽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与卸焦卷扬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了清楚的显示该装置的滚筒4,图1和图2中均以透视状态示出了卸焦卷扬机的卷筒100。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止卸焦卷扬机钢丝绳脱槽的装置,包括支撑框架1、轴向引导装置和径向引导装置。
具体的,轴向引导装置包括安装在支撑框架1上的两个滑轨2、在滑轨2内沿着卸焦卷扬机卷筒100的轴向滑动的双滑轮座3。
两个滑轨2在支撑框架1内上下排布成两层,每层滑轨2内设置有一个双滑轮座3,每个双滑轮座3对应配合卸焦卷扬机的一根钢丝绳101。滑轨2呈开口向上的凹槽状,滑轨2的底部开设有上下贯穿的槽口21。钢丝绳101自槽口21穿过,并将该槽口21作为沿着卷筒100轴向移动时的活动空间。双滑轮座3的两个滑轮31的滑轮槽相对设置,两个相对的滑轮槽之间形成穿设区域,钢丝绳101还从该穿设区域穿过。
径向引导装置包括两个滚筒4,这两个滚筒4安装在支撑框架1上,并位于卷筒100的下方。滚筒4沿着卷筒100的轴向延伸,其表面与卷筒100表面的距离不大于钢丝绳101的直径,一般以20mm为宜。
卸焦卷扬机工作时,电机102经减速箱103减速后,驱动卷筒100转动,进而卷取钢丝绳101。
两个相对设置的带槽的滑轮31限制住卷扬机钢丝绳101的活动范围,利用滑轮座3跟随钢丝绳在卷筒上左右(图示卷筒的轴向)移动,限制住钢丝绳向左右方向的窜动。再利用两个滚筒4安装在卷筒100的两个下方侧面,限制住钢丝绳101在卷筒100的前后方向(图示卷筒的径向)窜动。这样全方位限制住钢丝绳的窜动,杜绝了钢丝绳的脱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952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侧翻骨科用助行器
- 下一篇:一种方便使用的风机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