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道清淤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95341.8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35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伟;孙龙;梅艳龙;李亚函;杨柳;叶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3/88;E02F3/94;E02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6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清淤 设备 | ||
本申请涉及水利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清淤设备,包括运输船以及设置在运输船上的储泥箱,还包括设置在储泥箱内的挤压板以及驱动缸,所述驱动缸的缸体设置在储泥箱外侧上表面上,所述驱动缸的活塞杆伸入储泥箱内与挤压板连接,所述储泥箱上盖通过紧固件与储泥箱的箱体连接,所述储泥箱内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将储泥箱内部分隔为上腔和下腔,所述过滤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下腔设置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连接排水管道。本申请具有可以节省储泥箱内的空间,有效增加储泥箱的存储淤泥量,提高清洁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利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清淤设备。
背景技术
河道清淤一般指治理河道,属于水利工程。产生的河道污染会使得河道河床淤积、河道变窄,且淤泥中含有重金属,不及时清理还会散发出恶臭味,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如图1所示,相关技术中,河道清淤设备包括运输船1、设置在运输船1上的输送泵2以及储泥箱3,输送泵2的进口与吸泥管5连接,吸泥管5的另一端伸出运输船1进入水底,输送泵2的出口与出泥管4连接,出泥管4的另一端与储泥箱3连接。
在进行河道清淤时,吸泥管5的一端伸入水底淤泥处,在输送泵2的驱动下,将淤泥通过出泥管4转移到运输船1的储泥箱3中,完成清淤工作。
但是上述的相关技术存在以下缺陷:
这种河道的清淤设备在清淤过程中,储泥箱的容量有限,当储泥箱装满后需要将储泥箱整个吊到岸上进行更换,且更换次数较多,导致清洁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在进行河道清淤时,储泥箱的容量有限,当储泥箱装满后需要将储泥箱整个吊到岸上进行更换,且更换次数较多,导致清洁效率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河道清淤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河道清淤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河道清淤设备,包括运输船以及设置在运输船上的储泥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储泥箱内的挤压板以及驱动缸,所述驱动缸的缸体设置在储泥箱外侧上表面上,所述驱动缸的活塞杆伸入储泥箱内与挤压板连接,所述储泥箱上盖通过紧固件与储泥箱的箱体连接,所述储泥箱内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将储泥箱内部分隔为上腔和下腔,所述过滤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下腔设置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连接排水管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河道清淤时,启动输送泵进行驱动,吸泥管伸入河底淤泥处,将淤泥通过出泥管输送至储泥箱的上腔中,驱动缸向下推动挤压板,使得挤压板对储泥箱中的淤泥进行挤压,将水、细小的泥沙等通过通孔挤压至过滤板下侧的下腔中,水、细小的泥沙等通过排水管道重新排入河道中,节省了储泥箱内的空间,可以有效增加储泥箱的存储淤泥量,提高了清洁效率。
优选的,所述过滤板的一端穿出储泥箱侧壁,所述储泥箱内壁上开设有抵接槽,所述过滤板另一端插入至抵接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过滤板的一端穿出储泥箱侧壁,过滤板的另一端放置在抵接槽内,可以在清理完上腔内的淤泥后,首先将储泥箱的上盖上的紧固件拆卸下来,将储泥箱的上盖、挤压板以及驱动缸拆卸下来,然后从侧面将过滤板抽取出,就可以对下腔内的淤泥进行清理。
优选的,所述储泥箱连接有出泥管的一侧上腔内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一侧连接有推板气缸,所述推板气缸设置在储泥箱外侧,所述推板气缸的活塞杆穿过储泥箱与推板连接,所述推板在储泥箱对应一侧开设有出渣口,所述出渣口外侧滑动连接有一块将出渣口遮蔽的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缸将挤压板向下推挤完成后,挤压完的淤泥为固体状,此时打开挡板,通过推板气缸驱动推板对固态的淤泥进行推动,将淤泥从出渣口处推出,节省了储泥箱内的空间。
优选的,所述推板下端与过滤板上表面抵接,所述推板横向两端与储泥箱两侧内壁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953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