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振打脱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95792.1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02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樊贵平;陈春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海镁特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9/06 | 分类号: | B22D29/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动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5 | 代理人: | 刘强 |
地址: | 816000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脱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振打脱模装置,设置在浇铸机主动轮一侧,其特征在于,包括铸锭护圈、一次振打装置以及第一传感器。所述一次振打装置与所述铸锭护圈连接,所述铸锭护圈设置在所述浇铸机主动轮底部,所述第一传感器安装在所述铸锭护圈上方面向所述浇铸机主动轮的一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振打脱模装置,使铸锭通过振打脱模接放装置自动落料,在铸锭浇铸机的基础上实现了自动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浇铸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振打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在镁锭浇铸机连续浇铸生产中,一般在浇铸机主动轮一端,采用人工辅助落料的方式,镁锭经过重锤式振打装置敲击脱模,当模具转动到浇铸机下方时,镁锭自动脱落在导向槽内,然后又人工取出进行堆垛或放在输送机上运走。重锤式的振打装置并不能检测模具内是否有锭子,逐个击打时噪音很大,会对整个车间造成噪音污染,锭子是否脱模需要靠人工观察判断,如果发现未脱模而被模具带走的情况,需要人工及时清除甚至停机清除,这样会中断浇铸机的连续浇铸,降低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自动振打脱模装置,使得铸锭通过振打脱模接放装置自动落料,在铸锭浇铸机的基础上实现了自动化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振打脱模装置,设置在浇铸机主动轮一侧,包括铸锭护圈、一次振打装置以及第一传感器;
所述一次振打装置设置在浇铸机的支架上,所述铸锭护圈设置在浇铸机主动轮底部,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在铸锭护圈上方面向浇铸机主动轮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一次振打装置包括第一振打锤和第一气缸。
可选地,所述第一振打锤通过主轴和一对轴承座安装在浇铸机上,所述第一气缸直接与第一振打锤连接。
可选地,所述自动振打脱模装置还包括铸锭接放装置。
可选地,所述铸接放装置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上固定连接有接放平台;
可选地,所述第一振打锤为曲柄状,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一振打锤的一端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自动振打脱模接放装置还包括二次振打装置、第三传感器以及第四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设置在浇铸机模具上,所述第三传感器设置在二次振打装置所对应模具的前一个模具上,所述第四传感器安装在二次振打装置所对应模具的后一个模具上。
可选地,所述二次振打装置包括第二振打锤和第三气缸。
可选地,所述第二振打锤竖直连接在第三气缸上,且所述二次振打装置有两套,分别位于所对应模具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自动振打脱模装置还包括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安装在浇铸机主动轮的中心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成功替代了原来的人工振打脱模的工作环节,降低了劳动成本,通过两次对铸锭的振打使得铸锭更易于脱模,在铸锭浇铸机的基础上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海镁特镁业有限公司,未经青海海镁特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957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身前舱框架结构、车身前舱框架和车辆
- 下一篇:一种新式真空计防尘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