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可调节磁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96136.3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59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贺凡波;杨昌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有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4 | 分类号: | H01F27/24;H01F27/26;H01F27/36;H01F38/14;H02J5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徐家升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充电 系统 调节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可调节磁芯结构,包括磁芯一、磁芯二、磁芯三、以及缠绕在磁芯一中心位置的线圈,所述磁芯二与磁芯三分别与磁芯一两端的下端面抵接,所述磁芯一上具有铝壳一,所述磁芯二与磁芯三的上方具有铝壳二,所述铝壳一位于磁芯二、磁芯三的上方具有插设在铝壳二内的上屏蔽板。本实用新型中,铝壳一与铝壳二对磁芯的非充电面进行屏蔽,调节螺杆使得磁芯一与下屏蔽板移动,进而调整磁芯二与磁芯三对接收线圈的磁场大小,装置实现无线充电磁场大小的改变,防止磁场过大及避免磁场过大带来的危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可调节磁芯结构。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分为小功率无线充电和大功率无线充电两种方式,无线充电形式包括电磁感应式、核磁共振式以及无线电波式。其中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无线发射器的发射线圈与无线接收器的接收线圈之间以及周围会产生电磁场,电磁场过大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金属物质会在过大的电磁场中严重发热,有可能带来火灾危害。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可调节磁芯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可调节磁芯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可调节磁芯结构,包括磁芯一、磁芯二、磁芯三、以及缠绕在磁芯一中心位置的线圈,所述磁芯二与磁芯三分别与磁芯一两端的下端面抵接,所述磁芯一上具有铝壳一,所述磁芯二与磁芯三的上方具有铝壳二,所述铝壳一位于磁芯二、磁芯三的上方具有插设在铝壳二内的上屏蔽板,所述磁芯二与磁芯三靠近磁芯一位置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侧壁上通过轴承连接有贯穿铝壳一且与铝壳一旋合连接的螺杆,所述磁芯一的侧壁上固定有导向块,且导向块通过连接件与铝壳一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块上具有竖直方向上贯穿的导杆,所述导杆的底端具有滚轮,且滚轮卡设在磁芯二、磁芯三侧壁上水平固定的轨道,所述导杆的顶端套设有弹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铝壳一位于螺杆的下方位置具有水平设置的下屏蔽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磁芯一、磁芯二、磁芯三均为板状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导杆的顶端具有对弹簧限位,且导杆与固定块滑动配合,所述导杆的横截面为正多边形,且导杆为L形状的折弯杆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铝壳二位于磁芯二、磁芯三的上方的部分具有双层结构,所述铝壳二固定在磁芯二、磁芯三的侧壁上,且铝壳二的下端面具有垫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铝壳一水平贯穿导向块,且贯穿的位置与铝壳一插入铝壳二的位置保持一致。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铝壳一与铝壳二对磁芯的非充电面进行屏蔽,调节螺杆使得磁芯一与下屏蔽板移动,进而调整磁芯二与磁芯三对接收线圈的磁场大小,装置实现无线充电磁场大小的改变,防止磁场过大及避免磁场过大带来的危害。
2、本实用新型中,轨道与滚轮的设置使得磁芯一稳定的进行水平移动,连接件的设置使得磁芯一与铝壳一同步移动,装置稳定性较好,旋转螺杆调节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有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苏有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961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