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97030.5 | 申请日: | 2020-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99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毛亚东;孙良全;陆汉军;茆庆才;王芳;汤文娟;于雄;王岩;杨兆南;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天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E03F5/04;E03F5/06;E03F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海绵 城市 雨水 净化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海绵城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净化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分离组件包括导流管以及与导流管相连通的弃流管,导流管呈V型设置;进水管远离导流管的一端与雨水井的出水口相连通,出水管远离导流管的一端与储存组件相连通;弃流管远离导流管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存储初期雨水的弃流箱,弃流管内设置有用于防止中后期雨水进入弃流箱的阻流件。在弃流管内设置阻流件,将初期雨水和中后期雨水进行分离,便于对初期雨水以及中后期雨水分开进行收集,且导流管呈V型设置,便于确保收集中后期雨水时不受收集的初期雨水的污染,且处理组件能够对收集的初期雨水进行处理,从而能够提高雨水的利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海绵城市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在初期降雨时,前2mm-4mm的雨水一般污染严重,通常都带有纸屑、粪便、油污、叶片等易污染物,而现有的海绵城市的雨水收集系统大都没有对初期的雨水进行较好的过滤,使得初期雨水与中后期雨水共同排放到海绵城市的雨水收集系统中。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初期雨水与中后期雨水共同排放到海绵城市的雨水收集系统中,对收集的中后期雨水造成污染,使得雨水利用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雨水的利用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净化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海绵城市的雨水净化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净化装置,包括雨水井,所述雨水井的顶端设置有与地面齐平的雨水篦子,还包括用于分离初期雨水和中后期雨水的分离组件、用于处理初期雨水的处理组件以及用于存储中后期雨水的储存组件;
所述分离组件包括导流管以及与导流管相连通的弃流管,所述导流管呈V型设置,所述导流管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导流管的底部设置有导流口,所述弃流管与导流口相连通;
所述进水管远离导流管的一端与雨水井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出水管远离导流管的一端与储存组件相连通;
所述弃流管远离导流管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存储初期雨水的弃流箱,所述弃流管内设置有用于防止中后期雨水进入弃流箱的阻流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弃流管内设置阻流件,将初期雨水和中后期雨水进行分离,便于对初期雨水以及中后期雨水分开进行收集,有效防止初期雨水对收集的中后期雨水造成污染,提高中后期雨水的利用效果;且处理组件能够对收集的初期雨水进行处理,便于提高初期雨水的利用效果;
另一方面,导流管呈V型设置,便于确保收集中后期雨水时不受收集的初期雨水的污染,进而能够提高雨水的利用效果。
优选的,所述弃流管内设置有滤网,所述阻流件设置为浮球,所述浮球设置在滤网的上方,所述浮球的外径大于导流口的口径且小于弃流管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初期雨水通过弃流管进入弃流箱内后,浮球上浮,当浮球上浮并堵塞导流口时,雨水不再进入弃流箱内,便于对初期雨水与中后期雨水进行分离,有效防止弃流管内的初期雨水对要收集的中后期雨水造成污染,从而能够便于雨水的利用;
另一方面,滤网的设置,在不影响初期雨水进入弃流箱的同时,对浮球起到固定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天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天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970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