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虚拟实操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97037.7 | 申请日: | 2020-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60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周乐生;万里瑞;张腾飞;尚泉屹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时享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郑州裕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2 | 代理人: | 王瑞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虚拟 可编程 逻辑 控制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虚拟实操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单元,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有电源输入单元和拨码选择控制单元,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控制单元,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双向电连接有存储单元、通信单元和多个输入输出控制单元,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电源输入单元、拨码选择控制单元、输出控制单元、存储单元、通信单元和输入输出控制单元均集成在PLC控制板上,所述通信单元包括485通信单元和网口通信单元,所述输入输出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光耦TLP291和第二光耦TLP291,该PLC控制板通过设置多个输入输出控制单元便于检查输入接线,且便于增加接线口,使用较为便捷,通过通信单元便于多个PLC控制板之间通信,便于监视多个设备,实用性较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虚拟实操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背景技术
在一些危险系数较大的工作中,一般需要对员工先进行虚拟实操培训,培训合格才会到岗位上进行实际操作,避免发生因操作失误而带来的危险,比如煤炭开采,则需要一线工人熟练的掌握煤矿技能,因此需要通过虚拟实操的设备来对一线工人进行实操培训,能够进行虚拟实操的设备通常需要用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PLC),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现有的用于虚拟实操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不便检查输入接线,不便对多个PLC控制板进行通信,实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用于虚拟实操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便于检查输入接线,便于对多个PLC控制板进行通信,实用性较强,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虚拟实操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单元,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有电源输入单元和拨码选择控制单元,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控制单元,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双向电连接有存储单元、通信单元和多个输入输出控制单元,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电源输入单元、拨码选择控制单元、输出控制单元、存储单元、通信单元和输入输出控制单元均集成在PLC控制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信单元包括485通信单元和网口通信单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入输出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光耦TLP291和第二光耦TLP291,所述第一光耦TLP291的引脚一连接有5.1KΩ的电阻一,所述第一光耦TLP291的引脚一和引脚二的线路之间连接有5.1KΩ的电阻二,所述第一光耦TLP291的引脚三连接有三极管一,所述三极管一的引脚一和引脚二线路上连接有10KΩ的电阻三并接地,所述第一光耦TLP291的引脚四连接有5.1KΩ的电阻三,所述5.1KΩ的电阻三连接有与三极管一连接的二极管一,所述第二光耦TLP291的引脚一与所述三极管一连接,所述第二光耦TLP291的引脚一和所述三极管一之间的线路与所述第一光耦TLP291的引脚四的线路之间连接有2KΩ的电阻四,所述第二光耦TLP291的引脚二的线路与第二光耦TLP291的引脚一的线路之间连接有5.1KΩ的电阻五,所述第二光耦TLP291的引脚三连接有三极管二,所述三极管二连接有三极管三,所述三极管二的引脚一和引脚二线路连接有10KΩ的电阻六,所述三极管三与第一光耦TLP291的引脚一的线路连接,所述第二光耦TLP291的引脚四与第一光耦TLP291的引脚一的线路连接,所述第一光耦TLP291的引脚二的线路与第二光耦TLP291的引脚四的线路之间连接有10KΩ的电阻七和二极管二,所述输入输出控制单元通过第二光耦TLP291的引脚二的线路与中央处理单元的引脚PB0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时享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时享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970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摔手机壳
- 下一篇:一种芯片用小体积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