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喙锁韧带重建的弹性固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97360.4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10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雨辰;俞伟忠;张楚;马飞;邱宇晨;臧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华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A61B17/0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刘洋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韧带 重建 弹性 固定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喙锁韧带重建的弹性固定系统,包括固定板和若干根缝合线,所述固定板为圆盘形,设有三个,每个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固定孔。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固定系统包括固定板和若干根缝合线,其固定板为圆盘形,可以增大接触面积,避免固定板在骨面上旋转,受力更加均匀,固定效果好,可以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喙锁韧带重建的弹性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肩锁关节是维系锁骨远端与肩胛骨肩峰端的连接的微动关节,而喙锁韧带对于维持肩锁关节垂直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有许多种,包括交叉克氏针固定、克氏针张力带固定、喙锁螺钉固定、锁骨钩钢板固定等,以上手术方法均存在不同并发症,如肩锁关节再脱位、肩关节疼痛、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内固定松动断裂等。传统的内固定方式仅起到固定肩锁关节的作用,忽视对韧带的修复往往导致取出内固定后肩锁关节再脱位发生。肩锁关节属于微动关节,单纯坚强的刚性内固定无法实现肩锁关节微动,也无法保证周围韧带在愈合过程中有良好的力学环境。因此,喙锁韧带重建逐渐代替传统方法成为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更优选择。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微型钛板部分均为长条结构,与骨面的接触面积小,在固定的过程中容易发生钛板旋转等情况,可能导致受力不均,对固定效果产生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长条形钛板在固定过程中容易旋转而导致受力不均,影响固定效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喙锁韧带重建的弹性固定系统,该弹性固定系统包括固定板和若干根缝合线,其固定板为圆盘形,可以增大接触面积,避免固定板在骨面上旋转,受力更加均匀,固定效果好,可以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喙锁韧带重建的弹性固定系统,包括固定板和若干根缝合线,所述固定板为圆盘形,设有三个,每个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固定孔。
具体地,上述固定板上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固定孔。
具体地,上述缝合线设有三根,一根用于模拟锥状韧带,另外两根用于模拟斜方韧带。
具体地,上述的用于喙锁韧带重建的弹性固定系统,还包括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用于引导缝合线穿过喙突上的骨道。
具体地,上述引导装置包括引导线、磁力球和磁铁,所述磁力球上设有一个通孔;
所述引导线的一端穿过磁力球的通孔后,将两端合并,形成自由端和套环端,所述磁力球带领引导线的套环端穿过喙突上的骨道,所述磁铁吸引磁力球带动引导线离开喙突与肩胛骨之间的缝隙;
每根所述缝合线的两端分别穿过不同的固定孔形成自由端,所述套环端套住缝合线的自由端,拉动所述引导线的自由端,使缝合线的自由端穿过喙突上的骨道,到达喙突的上方。
具体地,上述固定板的直径为6-10mm。
具体地,上述固定板的厚度为1-2mm。
具体地,两个彼此不相邻的上述固定孔的直径大于另外两个彼此不相邻的固定孔的直径,较小的固定孔的直径为1 -2mm,较大的固定孔的直径为1.5-2.5mm。
具体地,上述固定板为钛合金固定板。
具体地,上述缝合线为医用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缝合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固定系统包括固定板和若干根缝合线,其固定板为圆盘形,可以增大接触面积,避免固定板在骨面上旋转,受力更加均匀,固定效果好,可以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华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华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973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