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框架柱的模板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98054.2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57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黄剑;程志广;徐进增;张超;李春芳;龚文棋;吴宣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2 | 分类号: | E04G13/02;E04G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伊诺未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00 | 代理人: | 付奇 |
地址: | 51029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框架 模板 加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框架柱的模板加固结构,包括包括定型钢模模板,凹槽,横向加固梁,纵向加固梁,转角防渗加固架结构,上L型加固框架,下L型加固框架,模板防变形加固架结构,垂直连接框,横向连接框,连接螺栓和固定孔,所述的定型钢模模板设置有四个;所述的凹槽开设在定型钢模模板的内部左侧;所述的横向加固梁设置在凹槽的内侧,并且与定型钢模模板的内部左侧焊接。本实用新型正方形框架的设置,有利于固定两个相互垂直的定型钢模模板的夹角处,使其可以垂直设置,防止在对定型钢模模板固定时,两个定型钢模模板之间的夹角小于或大于九十度,影响浇筑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框架柱的模板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的建筑产业已经由过去的粗放化管理,逐渐向精细化过度,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各个企业对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主体工程施工的表观质量更是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作为主体工程表观质量控制的关键——模板工程,其施工质量就成为了每一个企业的控制重点。
但是现有的混凝土框架柱的模板加固结构还存在着不能对定型钢模的夹角除进行加固、定型钢模长时间时候后会产生变形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和的混凝土容易从定型钢模的缝隙处向外侧流动导致产生明显的分模线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混凝土框架柱的模板加固结构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框架柱的模板加固结构,以解决现有的混凝土框架柱的模板加固结构不能对定型钢模的夹角除进行加固、定型钢模长时间时候后会产生变形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和的混凝土容易从定型钢模的缝隙处向外侧流动导致产生明显的分模线的问题。一种混凝土框架柱的模板加固结构,包括定型钢模模板,凹槽,横向加固梁,纵向加固梁,转角防渗加固架结构,上L型加固框架,下L型加固框架,模板防变形加固架结构,垂直连接框,横向连接框,连接螺栓和固定孔,所述的定型钢模模板设置有四个;所述的凹槽开设在定型钢模模板的内部左侧;所述的横向加固梁设置在凹槽的内侧,并且与定型钢模模板的内部左侧焊接;所述的纵向加固梁焊接在定型钢模模板和横向加固梁的连接处;所述的转角防渗加固架结构分别设置在定型钢模模板的端部;所述的上L型加固框架分别设置在左侧定型钢模模板和上部定型钢模模板的外侧;所述的下L型加固框架分别设置在下部定型钢模模板和右侧定型钢模模板的外侧;模板防变形加固架结构分别安装在上L型加固框架和下L型加固框架的内侧;所述的垂直连接框套接在上L型加固框架的左侧下部和下L型加固框架的右侧上部;所述的横向连接框分别套接在上L型加固框架的右侧上部和下L型加固框架的左侧下部;所述的连接螺栓分别贯穿横向连接框和垂直连接框与固定孔螺纹连接;所述的固定孔分别开设在上L型加固框架的左侧下部和右侧上部以及下L型加固框架的左侧下部和右侧上部;所述的转角防渗加固架结构包括正方形框架,左侧连接架,右侧连接架,螺纹孔,夹紧螺栓和防滑垫,所述的左侧连接架左侧连接架焊接在正方形框架的左侧;所述的右侧连接架焊接在正方形框架的下部;所述的螺纹孔分别开设在左侧连接架的内侧上部和右侧连接架的内部右侧;所述的夹紧螺栓螺纹连接在螺纹孔的内侧;所述的防滑垫焊接在夹紧螺栓靠近正方形框架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的模板防变形加固架结构包括螺纹管,三角形加固板,调节杆,顶紧板,通孔和旋转杆,所述的三角形加固板分别焊接在螺纹管的右侧上下两部;所述的调节杆螺纹连接在螺纹管的内侧;所述的顶紧板焊接在调节杆的左侧;所述的通孔垂直开设在调节杆的内部右侧;所述的旋转杆插接在通孔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的正方形框架和定型钢模模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的正方形框架分别设置在定型钢模模板和定型钢模模板的连接处。
优选的,所述的防滑垫分别设置在凹槽的内部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的螺纹管设置有多个,所述的螺纹管分别焊接在上L型加固框架和下L型加固框架的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980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压缩空气泡沫发生器
- 下一篇:一种斗提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