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建筑暖通管道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98670.8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61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肖宏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洋洲空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7/08 | 分类号: | F16L27/08;F16L55/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黄少波 |
地址: | 22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建筑 暖通 管道 连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建筑暖通管道连接装置,包括基座立柱,基座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吸盘,且基座顶端的中间位置处横向安装有限行机构,限行机构顶端的两端均安装有金属管,且金属管内部底端和顶端的两端均安装有减振机构,减振机构远离金属管的一端横向安装有安装板,金属管的内壁设置有碳钢加固层,且金属管之间安装有软管,本实用新型利用马达带动螺纹丝杆进行转动,随即套筒在螺纹丝杆的上方上下进行运动,利用套筒通过连接柱推动金属管通过限位槽和限位块之间的配合左右进行运动,方便根据暖通管道之间的间距调节两个金属管的位置,便于根据暖通管道之间不同的间距对其进行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建筑暖通管道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暖通管道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净化系统送回风管、中央空调通风管、工业送排风通风管、环保系统吸排风管等均需要暖通管道,暖通管道的厚度及规格根据要求可变,通常在连接的时候,需要通过连接装置将几根暖通管道连接在一起,现有的连接装置虽然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但是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现有的连接装置结构较为简单,仅限于将暖风管道进行连接,由于暖风管道的长度均为固定,当两根暖风管道之间的长度过长或过短时,则无发对暖风管道进行连接,从而出现局限性,同时现有的连接装置无法对暖风管道进行缓冲,由于暖风管道在送风的过程中会产生振动,时间长久会造成连接装置与暖风管道之间出现松动,从而影响连接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建筑暖通管道连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建筑暖通管道连接装置,包括基座立柱,所述基座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吸盘,且基座顶端的中间位置处横向安装有限行机构,所述限行机构顶端的两端均安装有金属管,且金属管内部底端和顶端的两端均安装有减振机构,所述减振机构远离金属管的一端横向安装有安装板,所述金属管的内壁设置有碳钢加固层,且金属管之间安装有软管,所述软管顶端的中间位置处通过轴承安装有螺纹丝杆,且螺纹丝杆外侧的上方安装有与其相互匹配的套筒,所述套筒正面的两端均倾斜铰接有连接柱,且连接柱远离套筒的一端与金属管铰接,所述螺纹丝杆的顶端安装有固定板,且螺纹丝杆的顶端通过轴承贯穿固定板的顶端,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安装有马达,且马达的输出端与螺纹丝杆的顶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行机构包括限位槽和限位块,所述限位槽位于基座的顶端,且限位槽顶端的两端均安装有与其相互匹配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顶端与金属管的底端固定连接。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金属管通过限位槽与限位块稳定的左右进行移动。
优选的,所述减振机构包括安装座、复位弹簧、安装槽、滑块、滑竿和连接杆,所述安装座位于金属管内部顶端和底端的两端,且安装座靠近安装板一端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横向安装有滑竿,且滑竿外侧远离安装板的一端套设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靠近安装板一侧的滑竿外侧安装有与滑竿相互匹配的滑块,所述滑块的顶端倾斜铰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顶端与安装板铰接。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利用连接杆将压力传递至滑块上,随即滑块会向复位弹簧方向进行移动,通过复位弹簧对压力进行缓冲,从而防止风管道在送风的过程中产生的产生振动造成连接装置与暖风管道之间出现松动,从而影响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设置有两组,且每组安装板设置有两个,所述每组安装板关于金属管的水平中心线相互对称设置。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利用安装板将暖通管道进行夹持固定。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连接柱之间夹角的活动范围为30-160°。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对连接柱的活动范围进行掌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洋洲空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洋洲空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986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