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耦合运动链的连续体机构及手术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00320.0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99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徐凯;刘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术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B25J17/00;B25J17/02;A61B34/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耦合 运动 连续 机构 手术 工具 | ||
1.一种耦合运动链的连续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续体机构和运动链(4);
所述连续体机构包括基盘(1)、止盘(2)和结构骨(3);
所述基盘(1)和所述止盘(2)间隔设置;
所述结构骨(3)的远端与所述止盘(2)固定连接,所述结构骨(3)的近端贯穿所述基盘(1);
所述运动链(4)的远端和近端分别与所述止盘(2)和所述基盘(1)连接;
所述运动链(4)包括至少两个旋转轴线彼此垂直的旋转副,各所述旋转副的旋转轴线与所述连续体机构的延伸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运动链的连续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链(4)还包括至少一个移动副,所述移动副被设置成能沿所述连续体机构的延伸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运动链的连续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链(4)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旋转副(a)、第二旋转副(b)、第三旋转副(d)和第四旋转副(e),第一旋转副(a)的近端与基盘(1)连接,第四旋转副(e)的远端与止盘(2)连接,第一旋转副(a)和第二旋转副(b)的旋转轴线彼此垂直,第三旋转副(d)和第四旋转副(e)的旋转轴线彼此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耦合运动链的连续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链(4)包括: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42)、第三连杆(43)、第四连杆(44)、第五连杆(45)和第六连杆(46);
所述第一连杆(41)近端和所述基盘(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41)远端和所述第二连杆(42)近端通过转轴铰接,形成所述第一旋转副(a),所述第二连杆(42)远端和所述第三连杆(43)近端通过转轴铰接,形成所述第二旋转副(b),所述第一旋转副(a)和所述第二旋转副(b)的旋转轴线彼此垂直;
所述第三连杆(43)远端和所述第四连杆(44)近端连接,所述第四连杆(44)远端与所述第五连杆(45)近端通过转轴铰接,形成所述第三旋转副(d),所述第五连杆(45)远端和所述第六连杆(46)近端通过转轴铰接,形成所述第四旋转副(e),所述第三旋转副(d)和所述第四旋转副(e)的旋转轴线彼此垂直,所述第六连杆(46)远端和所述止盘(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耦合运动链的连续体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连杆(43)远端和所述第四连杆(44)近端中的一个设置有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三连杆(43)远端和所述第四连杆(44)近端中的另一个设置有第一滑动杆(441),所述第一滑动杆(441)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孔内,以使所述第三连杆(43)远端与所述第四连杆(44)近端形成第一移动副(c)。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耦合运动链的连续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链(4)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万向节(47)和第二万向节(48);
所述第一万向节(47)的近端与所述基盘(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万向节(48)的远端与所述止盘(2)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耦合运动链的连续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万向节(47)的远端和所述第二万向节(48)的近端中的一个设置有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一万向节(47)远端和所述第二万向节(48)近端中的另一个设置有第二滑动杆(481),所述第二滑动杆(481)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孔内,以使所述第一万向节(47)的远端和所述第二万向节(48)的近端形成第二移动副(f)。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耦合运动链的连续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骨(3)设置有多根,每根所述结构骨(3)的近端均被配置为能够与一个驱动机构连接;
或者多根所述结构骨(3)被配置为能够与一个驱动机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耦合运动链的连续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骨(3)由弹性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术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术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0032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